量化大机构,就干你重仓股,你没看到比亚迪都跌穿175了。
他缩小了日k线图,可以看到,这个收割的模式从2022年的四季度开始,逐渐逐渐的就开始出现了,一直到的828墓碑日。
无论是华尔街大摩小摩,还是国内造f的这帮大机构。
虽然他不做a股。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受大a的情绪困扰,他发现,这是胆子最大的一次里应外合的收割,没有之一。
其实是整个盘面弊端积累已久,然后来了一个总爆发。
他算了一下,8月28号以后,村里给的利好已经三四十条了,但没屁用,该跌还是跌。
到现在再去收拾这个市场,他可以看到,股民基民在为此付出巨大的惨烈的代价。
可见,那些国外回来的,在金融创新之路上走得是有多么超前。
xq的问题没暴露出来之前可能没搞清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还好说,毕竟我们也是第1次碰到这个问题。
但量化在国外和国内都在用,而且西方是很成熟的。
叶回舟也做过一段美股量化。
西方的量化机构横行,但他能够持续上涨,大量机构使用量化软件,收割中间环节产生超额收益。
为什么我们收割下跌,道爷却不断上涨,就是因为,所有大机构量化产生超额收益,它本身并不创造极限的价值。
比如量化做多指数增强,那是因为美股这个指数本身它是走牛,量化机构去增强,当然增出来更牛。
反之我们大a指数本来是熊市,然后量化策略要在指数当中,还要去赚取超额,那指数不是熊得更厉害就怪了!
他用ai小助手查了一下资料,大A2023年的融资额1.5万亿,只增量3000亿,而美股融资额3000亿,增量投资金额2万亿。
刚好大a股跟美股是颠倒的,再加上量化机构,不得不说华尔街精英算计的就是牛。
他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到,美股有足够多的钱,可以任由量化在里面倒腾,量化的作用是让市场不要涨得太快。
但我大a,现在量化刚好是反过来的,不跌你跌谁,而且指数下了一个台阶,越是跌得凶。
他分析了一下,这个市场的审美已经变了。
星期一在这个点位暴力下跌,他估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一部分机构争先恐后地调仓换股。
机构在调仓换股,在大盘好的时候没什么所谓,但是在2800这个点位,就很敏感了!
机构重仓的这些票都会面临的一个资金的收缩的问题,造成了,白酒光伏,等等,一系列炒高了的板块,继续下跌。
不过在他认为也是好事,不破不立嘛!
如果换仓结束,肯定要有一波像样的反弹,来拉升基金的净值。
这是从资金面来说的!
更深层次的来讲的话,对于现在进场的资金,场内的资金,大机构的审美已经变了。
修改过,删了五六百字,我也没说啥,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