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飞机餐还不错,并没有因为过年而敷衍,一只铝制饭盒,里面是午餐肉配热干面,还有一颗水煮蛋。
对于这样的飞机餐,陈凡还是挺满意的,可惜有些外国人不喜欢,非要吃什么面包,结果就因为有些地方做出来面包不正宗,吃一口掉两口,就被上级领导否决。
所以现在香港美心、应该正在与内地就办合资航空食品厂的事情、展开谈判吧?
说来也是可怜,京城航空公司要开辟国际航线,结果国外航空公司提出要求,必须提供符合他们标准的飞机餐,一日达不到标准,国际航线就一日不开通。
嗯,这里说的就是中美直航。
虽然第一条真正的中美直航航线,是在明年一月份才开通,但这种超长距离航线,怎么能不提前安排试航呢?
所以就有了这个国际航线的麻烦事。
本着原则性的问题不退让、小问题都满足的谈判底线,民航局自然同意了美方的要求。
而且说实话,人家的要求也确实不过分,国际民航有自己的规则,既然你想要加入进去,就得按照人家的要求来。
当时国内也不是没有外国航空公司进入,别的不说,一条飞小本航线的小本航空,和一条飞欧洲航线的瑞士国际航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最有可能成功合作的“好盆友”。
本着就近不就远的中心思想,民航局先找了小本航空。
但小本子提出来的条件是,无论任何情况下,小本子的飞机到了国内机场,必须优先起降。
当时民航局的人起身就走,谈都没谈,只留下两个字,“免谈”。
后来他们又去找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可瑞航提出的条件也没好到哪里去。
建航空食品站大约需要400万美元,这笔资金他们可以提供,但要计收高额利息。
除此之外,食品公司的利润,他们还要一半!
这么苛刻的条件,民航局哪能答应?
否则那不成了冤大头,白给人家打工了么。
一家不成、两家也不成,折腾来折腾去,各个单位口子的人都在为这个航空食品厂的事情想办法。
这时香港新华社的社长王匡,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香港美心公司的老板伍沾德。
老伍这个人,有才、也有心,加上美心是香港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对航空食品也不陌生,找他们应该没错。
后来证明,确实没找错。
经
过一段时间的谈判,美心方面也不计较一时的得失,顺利取得京城航空食品厂的合资资格。
这才有了国内第一家合资企业,“京城航空食品公司”。
陈凡吃着午餐肉和热干面,抿一口茅台,还从同机书友送的礼品里面,翻出来几截烤熟的熏肠和腊肉,美美地吃了一顿。
吃着美味的飞机餐,陈凡脑子里却想着,现在这个时间点,估计很快就要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了吧。
周正东还不知道又一个记录即将诞生,他端着饭盒,将盒子里的面条扒完,随后擦了擦嘴,说道,“中美之间正在就直航进行谈判,计划是在今年的5月1日,由泛美航空公司执飞第一班直航航班。
这么长的距离,肯定少不了飞机餐,而且是份量比较多的正餐,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是西餐还是中餐?”
陈凡抿完最后一口酒,将剩下的大半瓶茅台倒进自己的小酒壶里,撇着嘴呲笑了一声,说道,“以老美的优越感,绝对是西餐,保证不会有意外。”
周正东咂咂嘴,点头说道,“还真有这种可能。”
随即摇头叹道,“可惜,我的影响力只能在贸易领域有点作用,航空领域跟我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陈凡将小酒壶放好,剩下的茅台空瓶子放到一旁,想了想说道,“我听说,民航局那边正在跟小本子谈判,要在京城建设一座航空配餐中心,老美很信任小本航空的质量,如果小本子不头昏,弄不好真有希望建成。”
周正东有些奇怪,“建成就建成,小本航空如今是全球满意度最高的航空公司,跟他们合作的话,内地也不吃亏。只不过,这件事跟我们没关系吧?”
周家没有食品方面的业务,如果非要说跟他们能扯上关系的事情,那就是卢家湾那边有家食品厂。
可是航空食品的要求非常高。
别的不说,就拿刚吃完的午餐肉配热干面加个水煮蛋举例,虽然很好吃,可实际上是不符合国际航空餐标准的。
航空餐的首要标准就是卫生安全,那热干面的芝麻酱,有合格证没有啊喂?还有那糊在一起的面条,我是搅呢还是不搅呢?
卢家湾食品厂出产的那些个熟食,提供给国内航线,说不定还可以,但供给国际航线的话,恐怕还远远不够格。
反正到现在,他们还没拿到可以出口美国的卫生许可。
这个周正东表示,真不是他的律所不给力,确实是美国方面的效率太低,而且对内地熟食的顾虑太多
。
具体什么时候能拿到,他只能表示未知。
连出口资格都没有,更别说登上国际航线的航班。
所以大外甥提这个干什么?
陈凡看了他一眼,哼哼两声,嘀咕着说道,“老舅,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无论最后合资的是小本航空还是别的公司,你不觉得,国内第一家合资企业,就要落地了么?”
一听这话,周正东顿时两眼放光,当即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还是年轻人脑子好使,等下了飞机,我就给京城办事处打电话。
第一家合资企业没我的份,这第十家、第一百家,总归有希望的吧?!”
陈凡咧着嘴,呵呵笑道,“那您放心,肯定有机会。”
他瞟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第一家一般都具有特殊性,但只要有了先例,后面的就好说了。只不过呢,如今看好内地、敢直接投资内地的公司可不多。
就像这次民航食品厂的谈判,我怀疑啊,小本航空多半会抓住这次机会,提出一些离谱的条件。
因为他们对内地没信心啊,根本就不会看好项目本身,只想着利用这个项目,从国内捞点好处。
同理,有兴趣跟内地合资的企业,一开始肯定不会太多。您还说第十家、第一百家?
您信不信,只要您动作够快,说不定第二家、第三家,都是您的。”
话说,谁知道改开后第二家合资企业是什么公司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