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在儿子十五岁的时候,就托人遍访京中贵族小姐,最后跟吴侧妃给李四老爷挑的一样,挑了个商贾之女。
对方有钱没势,正想找一个靠山呢,自然同意这门亲事,允诺会带一万嫁妆过来,其中光庄子就是五百亩,以后李三郎小夫妻,除了李三郎的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嫡长子不降级袭爵镇国将军,嫡次子降一级袭爵辅国将军,庶子降两级袭爵奉国将军,所以李二郎是奉国将军,李三郎是辅国将军)俸禄,还有这五百亩庄子的出息,再加上将来李二老爷百年,总不可能不给小儿子分点东西,那他们一家就能过的不错了,不比李聿夫妻日子过的差。
这就是赵氏为小儿子谋划的未来了。
一万两嫁妆,对小儿子这个层次的宗室来说,不少了,尤其是里面还有五百亩庄子,这可是干货,不像有的人家,明面上冠冕堂皇地说陪嫁了多少多少,其实就是虚报数字,毕竟物品都是能虚报价格的,只有田地庄子铺子宅子压箱银,才是干货。
而其中庄子比压箱银还好,毕竟压箱银不能钱生钱,用一点就会少一点,但庄子就不一样了,庄子能钱生钱。
但京城周围,想搞庄子可难的很,毕竟京城周围,都被京城有钱有势的人家将田地庄子买光了。
所以李三奶奶这五百亩庄子的价值,可比五千两压箱银值钱多了。
像镇国公府之前给琳琅五千两嫁妆,除了一点嫁妆,全是压箱银,听起来价值跟李三奶奶五百亩庄子的价值差不多,但压箱银不能钱生钱,会用一点少一点,其实是比庄子差的。
赵氏自认为给小儿子找了一门比丈夫给李聿找的亲事还好的亲事,但她不知道,琳琅本身是个外挂,镇国公府给琳琅的差不多五千两压箱银,现在不但没减少,还增加了,原因也很简单,琳琅也知道压箱银不能钱生钱,不好,所以一进王府,便让小蜜蜂在京中寻找想要卖掉宅子或铺子的人,早就低价买了一套大宅子。
那人家祖上很风光,但到这一代子孙,跟原身太爷爷一样,赌博,所以为了还赌债导致的高利贷,急于出手,生怕卖慢一天,就会多一天利钱,所以价格开的比周围的宅子低多了,琳琅赶紧将那宅子买下了。
光是买了这套宅子,琳琅就赚钱了,因为对方开出的价格,要比市价低一千两左右,琳琅要是不想要,可以挂着卖了,一转手就能让压箱银从五千两变成六千两。
其实琳琅可以靠这样倒买倒卖赚钱,毕竟她有小蜜蜂这个外挂,可以随时知道京中哪儿有便宜房子卖。
但琳琅不想费心,毕竟倒买倒卖,那需要天天盯着市场,看看哪儿有便宜房子卖,然后还要去看房子买下来,再去官府过户,卖的时候也这样,就算她可以让下人代她去卖,也麻烦,所以琳琅没将房子卖了,而是修葺了一番,租给了一个外地来的豪商,一年租金五百两。
对方并不是长期住在京城,只是用来卖货时落一下脚,所以没花大价钱买一个几千上万两的宅子,只租了一个大宅子就完事了。
虽然一年租金只有五百两,但宅子在京城,随时能知道情况,租金也方便收,这比倒买倒卖轻松多了,适合琳琅想过悠闲日子的盘算。
而赵氏给李三郎说的李三奶奶,虽然带了五百亩的庄子,但庄子在很远的地方,一旦出了什么事,要变现,非常麻烦,且,庄子出息是有波动的,碰到无赖的庄头,会年年报灾,到时庄子出息,可能还没五百两。
这是琳琅经常在这种古代穿梭,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