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种事儿不方便对秦淮茹讲。
贾东旭吃完早饭,拎着帆布包,左摇右晃的来到轧钢厂。
进了车间里,他依然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坐在工位上跟旁边的一帮老娘们闲聊。
车间里的领导们都知道贾东旭得了病,也没有跟他计较。
工组里的工友不满意了。
现在少一个人干活儿,他们工组的产量就得被其他工组比下去。
现在的轧钢厂承接了前门机务段的摩托车配件生产工作,正掀起一股大生产的高潮,大家伙都在争抢生产小红旗。
要是产量低了,会被其他工组的工友嘲笑。
“组长,既然贾东旭干不动,还不如把他调到仓库那边。”有工人找到了工组长。
工组长有些为难。
仓库的工作确实轻松,却拿不到生产补助,铁道老大哥不差钱,每个月补助好几块呢。
贾东旭是易中海的徒弟,他得给易中海几分面子。
工组长找了易中海谈话:“老易啊,现在咱们厂里面什么情况,你也知道,贾东旭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简直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嘛。”
“领导,您放心,我会提醒他的。”
要是在以往,易中海肯定会护着贾东旭,但是现在眼看着贾东旭成了废人,易中海也没了那份心思。
他到了贾东旭工位前,板着脸教训道:“东旭,你要是真病了,就回家歇着。要是没病,就好好干活。轻伤不下火线是咱们工人的规矩,别让人戳脊梁骨。”
贾东旭没有想到易中海竟然一点都不护着他。
嘴头上答应了下来,看着正在轧钢机旁忙碌的易中海,他的眼神中却迸发出一道厉色。
李爱国并不清楚贾东旭的心思,此时已经来到了一机部里,找到了正在上班的宗先锋。
宗先锋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看到是李爱国,惊喜道:“爱国哥,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小子现在是干部了,我得来祝贺。”
“别提了。”宗先锋把李爱国让到椅子上,倒了一杯茶递过来,自己也倒了杯。
他小口喝了两口,叹口气说道:“不瞒你说,这工作我是一天都不想干了。”
“怎么?在这里不开心吗?”李爱国纳闷。
宗先锋因为是青大学优秀毕业生,得到了优先分配,刚进部委就被评定为3级办事员行政级别21级,每个月62块钱,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咳咳,不提这个了,爱国哥,你是大忙人,今天来,不仅仅是为了来看我吧?”宗先锋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岔开了话题。
李爱国把需要电气人才的想法讲了一遍。
“懂得电气化知识,对自动化有研究,这样的人还真不多.”宗先锋歪着脑袋考虑片刻。
他突然抬起头看向李爱国:“爱国哥,你看我怎么样?”
听到这个,李爱国有些惊讶。
要知道宗先锋现在干部编制,这虽是工人最光荣的年代,干部和技术员、工人的待遇还是有很大差异。
此时有人敲开办公室门送来了文件,李爱国也不好意思多问什么,只是交代宗先锋晚上到家里吃晚饭。
“你顺带把达莎也带上,两个孩子挺想她了。”
达莎是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一等设计师安娜·贝索诺娃教授的女儿,前两年李爱国出差时,从扎波罗热带回来的留学生。
达莎来到京城后,经常跟宗先锋一块到李爱国家玩,小红升和小明微也很喜欢这个特别白的姑姑。
宗先锋跟达莎一直在谈对象,本来爽快答应,现在却微微一愣才点点头。
李爱国拐到菜市场买了点菜。
现在倒春寒过去了,气温恢复正常,春天的菜已经上市了。
芹菜、青笋.李爱国还看到摊位上出售鲜嫩的香椿。
这玩意炒鸡蛋味道极好,价格也不贵,五分钱一斤,便买了两斤。
又买了一条鱼,这么多菜已经足够了,便骑着摩托车回了家。
陈雪茹得知宗先锋和达莎要来做客,显得特别高兴。
她也很看好这对跨国恋人,一边做菜,一边问:“爱国哥,他们两口子结婚,应该会生个洋娃娃吧?”
“那倒不一定,这玩意是随机的。”李爱国翻了翻书。
其实这事还有个有意思的点,视角不同,结论就不一样。
在咱们看来,这些混血儿长得特别像白人,可能因为咱们对白人特征太敏感,高鼻子大眼睛一出现,脑子就自动贴标签。
可在白人眼里,他们可能觉得这些孩子有点亚洲味儿,基因混合这东西,没个固定方式,谁也别想预测出来。
说到底,长相这事,随机基因说了算,但怎么看,全凭眼睛。
傍晚时分,宗先锋带着达莎来到李家,饭菜摆在桌子上,屋子里热闹起来。
“达莎,你今年就要毕业了吧,是准备留在这里,还是回国?”
达莎达莎捏着筷子的手指发白,偷偷看了一眼宗先锋,小声说道:“嫂子,这事儿我还没决定呢。”
“来来,喝口酒,这天还是有点冷.”陈雪茹也感觉气氛不对,站起身倒了一杯酒。
吃完饭,陈雪茹带着达莎进到厨房里忙活。
李爱国把宗先锋带进了书房,给他递了根烟。
“你在部委工作不顺心,跟达莎有关系?”
宗先锋接过烟正准备点,听到这话,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点上烟,深吸口点点头:“领导得知我谈了个外国的女朋友后,很多事情就发生了改变.”
由于涉及到部委里的一些事情,宗先锋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没有直截了当的讲出来,李爱国却听明白了。
宗先锋本来是作为优秀毕业生引进来,是要加担子,将来前途一片光明。
结果因为有个国外女朋友,引起了一些领导的顾虑。
重要会议不再通知他参加,属于他的工作交给了别人。
甚至有领导还跟宗先锋做工作,劝说他想清楚了,跟国外女友分手,找一个单位的同事谈对象。
这其实也不能怪领导多虑。
这年代的特色就是这样,大家伙都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只能顺势而为。
讲完后,宗先锋一口接着一口的抽烟,眉头拧成了疙瘩。
李爱国问:“你是怎么想的?”
“我我喜欢达莎,想跟她结婚。”宗先锋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李爱国能理解宗先锋的犹豫。
宗先锋从偏远的小山村里走出来,代表了无数人的希望,现在却要因为感情,而干出近乎自毁前途的事儿。
“结婚的事儿先放一放,现在就算是把你调到工作室来,也没办法保证你们能结婚。”李爱国没有打包票。
“我知道,我就是不想再坐冷板凳,想着干点事情,就像曾经在铁道研究所干的那些。”宗先锋明白李爱国的意思。
他在确定要跟达莎谈对象之前,就已经查阅过相关的文件。
这年月没有国内外通婚的相关规定。
唯一的一例涉外婚姻也是有特殊原因,由上面的领导亲自点头,相当于作保。
达莎要想加入这边也几乎不可能。
在这种状况下,他们能做的就是等了,以时间来换取机会。
“明天我去找部委的领导,先想办法把你借调过来。”李爱国从兜里摸出烟要点上。
宗先锋主动站起身双手拢着:“爱国哥,谢谢你了。”
“客气啥,咱们是兄弟。”李爱国拍拍宗先锋的肩膀。
时间很晚了,宗先锋带着达莎离开。
陈雪茹走到门口看着两人的背影,说道:“爱国哥,他们两个要是能结婚该有多好,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我也是这样觉得,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
第一步就是将宗先锋从部委借调到工作室。
这是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毕竟目前还没有部委干事,调到铁道上的先例。
“老藤啊,非宗先锋不可吗?”部委的领导也感觉到有些难办,特别是宗先锋的档案上记录了一些东西。
“只是借调,爱国同志打算搞新研究,缺少一些人才,这个宗先锋同志挺合适的。”
听到只是搞技术,部委的领导也放下了心:“其实小宗人挺好的.怎么说呢这孩子太理想主义了.让他先去你们铁道上历练一阵子也好。”
“那就这么说定了,这边明天要见到人。”
滕领导挂掉电话,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李爱国,身子后仰,然后笑了:“你小子啊,尽会给我找麻烦。”
“领导,我是您手下的兵,遇到了麻烦,不找您帮忙,您肯定得拿棍子教训我。”李爱国嬉笑着站起身,从发布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这是我打算搞的项目,邢段长已经看过了,只是他不敢做主。”
“老邢的胆子大得很啊,前阵子敢站在火车头上跟丰台机务段抢羊,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
随着前门机务段的发展,邢段长现在也水涨船高,成了部里面的红人。
滕领导对这位老铁道兵出身的段长印象很好,笑着说了几句后,打开了文件。
只是看一眼,滕领导的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挖掘机和推土机?”
“目前国内只有抚顺挖掘机厂可以制造机械式单斗挖掘机,其余的都是进口的老毛子挖掘机,推土机更是简单的单杠拖拉机推土机。”
“要是有了挖掘机和铲车,咱们的铁道施工速度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了。”
滕领导也来了兴致,手指在文件上敲了敲。
这确实是一个大项目,一旦成功,就要筹划专门的工程机械制造厂,难怪邢段长不敢打包票。
滕领导似乎想起什么,又问道:“爱国,我听说国外有一种多斗挖掘机,就是挖掘苏伊士运河的那种,能不能一并造出来。”
“前两天开会,矿业部门的领导还在询问咱们这边有什么用来露天采矿的设备。”
李爱国兴奋的瞪大眼:“那玩意叫斗轮式挖掘机,原理其实跟一般的挖掘机差不多,只是额外多出带式输送机和卸料装置。”
他倒是忽略了这种重型工程神器。
比起一般的挖掘机,斗轮式挖掘机除了适合采矿外,还可以用于河道挖掘,作用更加明显。
“这个项目咱们铁道上通过了。”滕领导一锤子定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