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府,王言不告而来。
出来接人的,还是冯保。
“见过王治中。”
“冯公公,真是好久不见了。”王言热情的迎上去,抓着冯保的手,二十张一贯钱的大票就进了冯保袖口的口袋里。
随即可惜的摇头,感慨道,“这新宝钞好则好,可就是没有实在的银子压手。”
“以前也只是银票嘛,治中出手大方,要是都拿银子,还不压坏了身子?”冯保笑的讨好,展示着亲近,随即躬身后退,虚手一引,“王爷已经在等治中了,还命王府的厨子抓紧做菜,要与治中一醉方休呢。请。”
王言随着冯保进了王府,有说有笑的走在路上。
才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个小孩子冲了出来,后边还跟着太监、侍女。
“世子!世子!”他们惊慌的招呼着。
由不得他们不惊慌,没看住世子,冲撞了来王府的客人,回头是要被责罚的。世子再是世子,他现在也不过是个顽劣的稚童而已。
“大伴,陪我玩。”小东西拉着冯保的手。
“世子,奴婢在给王爷接客人呢,等接了客人就陪世子玩。”冯保几乎蹲了下去,让世子能够跟他平齐。
王言正饶有趣味的看着小东西呢,毕竟这是未来的万历皇帝么。
见小万历的目光看过来,王言笑吟吟的行礼:“顺天府治中,王言,见过世子。”
“你就是王言?”
“世子知道我?”
“听说你胆大包天……”
“哎呦,世子爷,什么胆大包天?王治中是一心为民,为我大明朝,用命在办事儿呢。”冯保赶紧打断了小万历的话。
王言哈哈笑,从袖口拿出了两块糖递过去:“世子说的对,下官就是胆大包天。不过世子,你要明白,我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谁好。什么时候你想明白了这些,那时候你再看看吧。吃糖,世子甜甜嘴。”
见小万历看着自己,冯保接过了糖:“奴婢代世子爷谢过治中。”
王言拍了拍冯保的手臂:“世子亲近你这个大伴,那就不劳烦你了。烦请这位公公带我去见王爷吧。”
看着王言跟着小太监离开,小万历剥了糖纸吃起了糖。
“大伴,母妃说这个王言胆大包天,可我看他的挺好的,他笑的真好看。”
冯保长出了一口气:“那世子爷以后再见到王言,就对他亲近些,这是给皇爷爷当差的。”
别管怎么骂,怎么诋毁,怎么攻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才是真正为大明奉献的,谁才是真的给皇帝卖命的。
为人臣子,王言的态度没得说。治政地方,王言那也是为国为民。
现在很多士子虽然看不上王言如夫人的出身,看不起王言明晃晃的贪财好色,但却都很尊重王言真正为国为民的办事态度。
就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几年京城的巨大变化,这是无法抹杀掉的巨大功绩……
时隔许久未见,裕王看起来很有几分憔悴,但是对王言的态度更热切了,比上次二人见面好了太多。
当然二人也不是先前见那一次,在其他的活动场合也是见过的,只不过没有什么交流罢了。
“王治中,真是好久不见啊,今日怎么来了我的府上?可是有什么事?”
见礼过后,裕王直接的问了出来。
王言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手:“陛下听闻王爷感了风寒不见好,恰好臣懂几分医术,陛下让臣来给王爷看看。”
“真是劳父皇挂念了,既如此,那便劳烦你给看看吧。”
少顷,王言攥着裕王的胳膊给号了脉,又细致的问了不少身体上的症状、反应、感觉等等,便就弄着笔墨开了方子,还留了食谱。
“王爷还是要放宽心,不要过多的忧思。心里轻松了,身体上才能舒适……照臣开的方子用用药,吃吃饭,最好找黄公公安排人过来教一教王爷养身法。那是臣琢磨出来的,每日早上打两遍,神清气爽,对身体大有裨益……”
裕王才二十八岁,虽然身体虚弱一些,但也还是可以的。他的风寒,可能来自于景王的死。景王就是过完了年死的,上元节之前消息送到的京城。
景王死的突然,死的没有轩然大波,朝堂之上是诡异的安静。
现在就剩裕王这么一个儿子了……
认真的听着王言的嘱咐,让人收好了王言手书的药方、食谱,裕王说道:“王治中稍待,本王已经让人做了饭菜,眼下正是晌午,你我一同小酌两杯再走。说起来啊,还是跟你吃饭自在,吃的也多。”
“臣是蠢笨憨直,让吃就吃,让喝就喝。”
“王治中,太过自谦也不好。若蠢笨憨直,顺天府哪里能在短短三年之中,成为今天的样子?去岁大旱欠收,冬日里又遭了雪灾,顺天府没有一人因冻饿而死,全是你的功劳啊。”
“也可能下边有冻饿而死的人,只不过下边的人都瞒着呢。”王言哈哈笑,“不过总的来说,臣还是尽了本分的,没有辜负陛下的信重,最大可能的让百姓们过的更好。”
“你是治世能臣呐。”裕王给了很高的评价,他叹道,“你也不容易,为了做些实事,这几年接连遭遇袭杀,饱受攻讦,实在难得啊。”
“臣所为,皆是为了我大明更好更富强,只要臣活着一天,那就要为我大明的富强尽一份力。远的管不到,就先在顺天府及周边地区开始,做臣力所能及之事。”
裕王含笑点头,也不觉得王言拿了太多银子了。
因为凡事就怕比,王言给嘉靖送了八百万两银子,自己拿四十万两银子算多吗?何况据调查,王言的银子全都用来养肉食了。
王言的所有产业也都是围绕着吃肉来运转的,养殖、运输、屠宰、兽医、草药等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在顺天府、杭州两地构建了健全的产业链路。
他自己还真没花多少,最大的花销就是吃喝养女人……
另一方面是王言真办事儿,顺天府大治,给嘉靖出气到处咬人。经过了这么多年,裕王已经很明白王言的重要作用了。
甚至不客气的说,现在他就觉得王言比他王府里的这么多人,比支持他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要忠诚,都要好用。
当然,是对整个大明来说,是站在皇帝的位置来说……
正在王言跟着裕王谈天说地的时候,有小太监来通报,徐高张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