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 > 第1494章 指定幸存者

第1494章 指定幸存者

“第一种可能,‘撒马利亚人’依旧还处于早期测试阶段,并未正式上线,这几年效率部的工作有目共睹,这种秘密项目想要获得足够资金可没以前那么容易。”

凯特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也没有了之前的轻松写意,“第二种可能就是,系统已经上线,但正处于一套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中运行。”

杰克正感慨于“机器”宝宝的愈发人性化,从以前那种机械拼接录音的说话方式进步到如今,单纯通过语气就能表达情绪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但他很快就被凯特所说的第二种可能吸引了注意力,“相对封闭独立的网络?”

他将视线从不远处高耸的大理石方尖碑收回,有些不确定问道,“你指的是‘DISN’?”

国际互联网很庞大,凯特可以在其中畅行无阻,虽说太平洋对岸的赛里斯建了墙,可既挡不住里面的人翻到外面,也挡不住外面的人翻进去。

但有一类网络是凯特很少进入,或者说为了防止暴露自身存在,特意避开的,那就是“DISN”-全称为国防信息系统网。

上个世纪60年代末,联邦国防部资助了阿帕网项目(ARPANET),成功将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成功实现了信息共享和通讯。

这个项目起初是纯粹作为军事目的开发,为的是提升军方在遭受核打击下的通信抗毁能力。

之后随着TCP/IP协议的出现,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阿帕网被一分为二,原有军事通信模块被独立出来成为名叫“MILNET”的独立网络平台,剩余的则成为民用网络,也就是当今国际互联网的雏形。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军方网络也在飞速进化,逐渐形成了三套不同密级的网络系统。

“MILNET”进化为了“NIPRNET”,用于在国际互联网与军队内网之间交换非密敏感信息,分别在哥伦比亚城、圣安东尼奥城、梅卡尼克斯堡和俄克拉荷马城这四个地点与国际互联网之间设有安全缓冲区。

“SIPRNET”是联邦国防部与各政府部门(包括驻外大使馆)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由NSA认证的加密系统进行加密。

此外还有一个被称为全球联合情报通信系统的“JWICS”,是连接了联邦政府所有16个情报机构的绝密级网络。

到了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当赛里斯人还在感叹现代战争居然还能这么玩,随即埋头奋斗几十载拼命追赶的同时,联邦国防部也开始对这套全球军事指挥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升级。

针对这场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信息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难以适应联合作战等问题,“武士”计划应运而生。

这个计划将“NIPRNET”、“SIPRNET”、“JWICS”以及北约盟国的指挥控制系统全部连通,最终形成了如今的“DISN”。

到2000年之后,美军在全球拥有超过2000个数据中心,多个独立军事网络以及超过700万套计算机设备。

其产生的庞大维护费用让五角大楼也有些吃不消,因此在十年前又进行了一次改革,统一了安全架构,在其整合的23个数据中心内部署了一套联合区域安全栈。

这套系统涵盖了包括身份认证管理、网络态势感知、威胁检测发现、追踪溯源反制在内的各类先进安全技术。

一旦发现有来源不明的网络攻击出现,由DOD(国防部)、DHS、FBI以及CIA联合组建的国家网络调查联合特遣队便会闻风而动。

当然惯例还是老一套,如果网络攻击的源头在国外,那么照例是以CIA为主进行调查,如果源头在国内,那就是FBI和DHS的活儿了。

扯了这么一堆目的就是说明一件事,联邦的军事网络并非完全与国际互联网彻底断开,即便是密级最高的“JWICS”,其理论上也仅仅只是处于物理隔离而不是物理断开。

因此被NSA授予一定权限的“机器”宝宝凯特能够自由进入密级最低的“NIPRNET”。

事实上经常出现的类似某某天才少年入侵国防部网络的新闻中,其遭受攻击的网络通常指的也正是“NIPRNET”。

但凯特通常只是使用这个网络被动接收来自更高密级网络授权的共享信息。

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她无法访问由“SIPRNET”、“JWICS”组成的“黑色核心”网络,但可以通过“NIPRNET”进入被授权分享内容构成的“虚拟安全域”,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只读不回。

但如果“欧米茄”提供的情报属实,“撒马利亚人”真的被DOD安置在“DISN”中,并被授予了更高权限,那凯特无法察觉到对方存在也是理所应当的。

问题在于,既然凯特能利用NSA提供的权限伪造指令,从国防部秘密设施中以维修名义将装有自己核心程序的服务器偷运出来,那么“撒马利亚人”在掌握更高权限之后,能做的事情可就更多了。

当然理论上应该不会出现某些科幻作品中,“邪恶人工智能”控制军事网络之后发射全部核弹攻击其他大国引发核战末日这种剧情。

毕竟联邦官僚再蠢也不会蠢到将“大杀器”的控制权交到所谓人工智能的手中,所有核武器的发射程序全部是由人工操纵并需要经过多道安全程序验证。

众所周知,与总统阁下片刻不离的那个“核按钮”黑箱子密码是6个0,这或许只是个讹传,但距离真相其实并不远。

发射核武器的关键并不在于如何获取“核按钮”,而在于身份验证的过程。

“核按钮”黑箱子理论上只是一个质量不错的通讯器而已,与特勤局的一辆专用通讯车相连。

里面最重要的是四份机密文件,首先是一份核打击手册,里面罗列了四种打击力度不同的核攻击方案,同时记录着联邦的核导弹数量、部署地点以及发射预定路线等等。

第二个文件是可供总统阁下使用的秘密基地名单,比如大名鼎鼎的夏延山基地,看过《独立日》的都认识那里,北美防空司令部所在地,能硬抗外星飞船攻击的坚固堡垒。

第三份文件是紧急广播程序,记录总统发布全国广播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