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在羌地建立一系列的军城、戍堡等,这意味着战略前出,重新打造一条新的防线。
跑川西高原去干啥,去打碉楼还是晒牦牛肉干?
也可以把杂谷脑河与梭磨河两条河谷连通,这两条河谷连通了,也就是泯江河谷与弱水河谷相通了,
有人站出来了,
这赏罚不公啊。
于是皇帝问樊兴。
魏征书生之见尔,
今日有机会不取,那他日让敌人占据了,你后悔都没用了。
但是,后来魏征跟侯君集也发生过矛盾,两人关系也就没那么好了。
就算在后世,这都是一条重要的国道线啊。
本来如东女国虽说有大小八十余城,但实际上大家也只习惯将东女再细分为八部,分统八十余城,可现在东女国设一都督府,下面统三十二州,这意味着在东女国现有的这八部基础上,一个支部落要再裂分成四个部落。
樊兴摇头,
这也是三路的中路。
牛进达刘兰成李君羡三人,也基乎就是恢复先前的都督职,兼了个都护而已,仍要回到川西镇守。
武怀玉也看向他们说的地方。
看着地图,好像雅州跟大渡河很近,
但实际相距数百里,就算是到了后世,路取直不用绕远,走最近的碉门路,也有二百多里。
说到打仗,边防这些,连李靖都双眼放光,秦琼也是撸起袖子开始讨论。
而且雅州到泸定,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路难走和远,而是出了雅州往西,全是那些羌部落。
他们远在雪域高原,想出兵远征灭掉,暂时也不便,李世民不会让自己的将士们承担那么大的风险,不会打那无准备的仗。
说这话的时候,皇帝目光特意朝武怀玉望来。
“检校兵部尚书、凉州都督侯君集,迁吏部尚书。”
李世民目光扫过樊兴诸将,问,“樊兴、刘兰成,你等可觉得朕赏罚不公?”
但灵关路无疑是最好的一条主路,逋租国的逋租城,位于小金川,从这里可顺着河谷到大金川。
“刘兰成、牛进达、李君羡三将,各晋阶一级,赐实食封百户,以功别封一子为县男。”
“朕看西山羌、八国羌、党项羌,分别置金川、保宁、静边三都护府,每都护府下,又各设八都督府,每都督府下,再设三十二州,皆以其部落首领为长官,许其世袭。”
“先由雅州都督兼金川都护,茂州都督兼保宁都护,松州都督兼静边都护,”
要知道,传统上,原来说西山八国,也叫弱水西山六十八部,这六十八部,本是东女等十几个大部族连带各自分支,到如今贞观朝,要这样细算,应当还要再添上近年兴起的四部,那总共也才七十二部。
樊兴看着殿中的地图,
“陛下,雅州通羌之路有三,灵关道、碉门道、始阳道。其中灵关道,是沿着宝兴河,翻越夹金山,到达小金的道路,灵关路指向八羌国中的逋租国,
灵关路还有一条支路,称夏梁路,两路先合后分,分路处在宝兴,灵关路溯宝兴东河北上,以灵关镇取名,夏梁路别以夏梁为名,在宝兴西河,得名于羁縻夏梁州,夏梁路指向偏松部。
雅州城经夏梁路到偏松部有九天路程,而灵关路到逋租国是十三天路程。”
逋租都已经是在夹金山以西,这里有山口可通行,才有了自古以来的通羌路。
是魏征。
樊兴才是功臣,牛进达李君羡刘兰成他们这次才立了实打实的战功,
可樊兴不过是恢复了原来凉州都督职,
他目光望向武怀玉,
他虽然现在一心想着自家那一亩三分自留地,但不得不说武怀玉的眼光格局还是那么好。
把金川都护府,设到小金川,更现实可行一些。
李靖建议,以茂州都督兼保宁都护,以雅州都督兼金川都护。
而在这时代,可没有那么先进的隧道桥梁这些,得翻山越岭甚至得迂回绕路,路程翻倍不止。
······
皇帝做了一连串的人事任命,
武怀玉继续低着头,虽然他很想反对侯君集入朝,这次他在青海并未立什么功劳,凭什么升吏部尚书?何况谁都看的出,侯君集升了吏部尚书,接下来肯定就是加参预朝政入政事堂拜相了。
“松州都督刘兰成兼静边都护,”
通往的是大渡河的泸定一带,那里也就是当马、罗岩诸羌部。
而皇帝却要设金川、保宁两都护府,十六都督府,总共五百一十二羁縻州。
“雅州不比茂州,茂州西,有朝廷近些年先后设立的西山八正州,保宁虽前出三百余里,但后面有西山八正州支撑相连。
皇帝声音停顿了一会,然后继续道,“那就保宁都护府治于梭磨川,金川都护府治于小金川,
樊兴看了眼道,“那里是当马、罗岩、会野等部所在,三路中的碉门路便是通那里的。”
武怀玉看着地图,那个位置就是阿坝马尔康,这个位置很重要,往东连接的是维州理县、茂州汶川,然后直抵成都。
秦琼提出的把保宁城设到梭磨河谷,那真是犹如一员悍将跃马而出,单刀破敌。
李世民看着地图也感叹,“弱水西山,诸羌之地,险之又险,想要都护这一方并不易,朝廷除了要设立都护府带兵监护诸归附羁縻府州,最重要的还是要选一位能镇的住的大将。”
这里也是处于白狗国、哥邻国等之间,要是保宁都护府城设立在这个位置,那确实是拿捏住了这片地区的命脉,掌握了战略高点,保宁府诸部落的交通动脉控制在唐军手里。
秦琼道,“我们当然不会单单把保宁都护府卫城设在那,我们在保宁城跟维州之间,在这三百多里线上,打造数座堡垒军城,组成一条锁链,这样既可稳固我大唐近些年在西山设立的柘、静、恭、奉、维等八正州之地,
秦琼这提议很大胆。
“樊兴升凉州都督、刺史兼青海都督府长史,”
“侯君集平定吐谷浑贵族叛乱,安定青海,如何无功?就是此次破吐蕃,侯君集也是一道总管,带兵御边,让吐蕃人未能北上,居功不小。”
“陛下,这次打败吐蕃人的是樊大将军,为何侯君集却升赏?”
“契苾何力、执失思力二将,赐实封百户,赐绢千匹。”
“其余立功将士,皆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