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修士坐进灵艇前面的座舱,手掌在船头的法阵上一拍,喝了一声,“坐稳,开船!”
灵艇在风行灵气的推动下,轻巧地升上高空,快速进入云霄层,向三山郡方向飞去。
灵艇个头虽小,速度却更快,飞行得也更加平稳,乘坐体验比灵舟强出不少。
赵林暗暗点头,心想如果用前世的交通工具来做类比的话,灵舟相当于客车,而灵艇则相当于轿车。
行至三山郡的地界,地上出现一条极为宽阔的大江。
江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不时可以看见巨大的楼船航行其上。
灵舟在水面上行驶,所耗的灵石远比在空中飞行要少得多,承载的重量也更大,因此运送大宗货物仍以水路为主。
“好雄伟的大江!”
赵林忍不住赞叹道。
“那是当然,飞沱江可是西牛州第一大江,在成华宗也能排进前三。”
对面一名相貌年过四旬,微微发福的修士很是自豪地说道。
“原来这就是飞沱江,当真名不虚传!”
赵林察言观色,推测此人是三山郡本地修士,便顺着话头与其攀谈起来。
“嘿嘿,三山郡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出了多位金丹真人。”
那人听闻赵林前来访友,热情地介绍当地特产,以及值得前往一观的景致。
到下船时,赵林已经对三山郡有了大致了解。
“道友,这艘灵艇多少钱买的?”
临走之前,赵林向操舟修士询问道。
如果自己也有这样一艘灵艇,出行就方便多了,随走随停,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这个数。”
操舟修士伸出一只手掌。
“五万?”
“还挂点零,五万两千。”
赵林喑暗咧嘴,立马打消了购买的念头。
五千多块灵石,不是自己能承受得起的,而且灵艇飞行也要消耗灵石,又是一笔支出。
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离开舟驿,快步向三山郡走去……
三山郡位于西牛州西南,是西牛州的第二大郡,历史悠久,开郡至今已有一万多年,因郡中有三座高山而得名。
下午时分,赵林来到三山郡中一座府邸之前。
“李府。”
看着匾额上的两个字,赵林轻轻叨念道,“就是这里了。”
来到郡里,赵林没有贸然前去送信,而是在附近打找人打听了一下李家的风评,把情况摸清楚了才上门。
李家确实是一个修仙家族,在本地小有名气。
修仙家族的形成,是伴随着宗门发展壮大而产生的。
凡人有灵根者万中无一,但如果修士与凡人结合,生出有灵根的后代几率将大大增加。
更进一步,如果父母都是修士,那么儿女有灵根的概率至少为三成。
一代一代传下来,演化出类似凡人一样的家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根据约定俗成的规矩,能被称为修仙家族,通常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家族至少有一名筑基中期修士。如果只有筑基初期修士,或者连筑基修士也没有,人数再多也称不上家族。
第二,家中至少有三代修士,人数超过十人。
根据打听来的消息,李家有两名筑基修士,五代同堂,修士过百,勉强进入中等家族之列。
家主李成林,育有三子二女,长子李元有和次女李真有修行天赋。
“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门前站着两名凡人侍卫,其中一人问道。
凡人大多愿意在灵气充裕的郡里居住,修仙家族也需要凡人伺候起居,打理俗务。
所以修仙家族就动用善功,跟宗门换取凡人进郡的资格,由此便形成了仙凡混居的局面。
“我有要事找李府主,帮忙通报一下。”
赵林不急不躁地说道。
就在这时,府门打开,走出来一名年纪颇大的修士。
“老朽是本府管家,道友找我们家主?”
年老修士打量赵林一眼,开口询问道。
“正是。”
赵林正色答道。
老者看年纪超过六旬,修为只有炼气四层,赵林暗暗猜测此人应该是凡灵根修士。
“请问道友如何称呼?来自哪里?家主问起也有个说法。”
“赵林,来自秋阳郡。”
“道友稍等,我这就去通知家主。”
老者拱了拱手,转身向府内走去。
正堂之中,李家的家主李成林与一名白衣青年相对而坐。
茶几上摆着两杯灵茶,散发出清香之气。
“李师叔,您也知道我对真妹一往情深。可是每次跟她提起结为道侣的事,总是不假辞色地拒绝。”
白衣青年喝了一口茶,面带苦涩地说道。
“贤侄,你的心意老夫早已知晓。只是真儿一心修道,不愿过早结婚生子,老夫劝了也不听,都是我那老妻把她惯坏了!”
李成林摇摇头,一脸为难。
“师叔,这是小侄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白衣青年奉上一只古檀木盒,恭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