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陵城中大街小巷,士族平民,皆在议论着神秘的白衣少年时。
萧清晏本人却已经踏上了赶往洛京城的路。
和光策马跟在她后面,听着她自己在前面的马背上嘀嘀咕咕。
“太装……这种事做起来还真是……羞耻……”
萧清晏本不想做得如此浮夸。
可她必须赶在云陵王入主南郡之前,先在南郡获得一定的声望。
为自己,也为云陵王铺路。
偏偏祖父抢在她之前,做了她想要做的事。
此时萧清晏再回到萧家,就只能按着祖父的脚印去走,被祖父的光环掩盖。
旁人眼中看她,就只是萧培的孙儿,评价她,也只会是有其祖父之风。
以后她都将难以摆脱祖父的钳制。
想要冲破祖父的光环笼罩,树立只属于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萧家家主。
萧清晏就只能剑走偏锋。
祖父与士族谈玄论道,把酒交游,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要获取这些士族在政治上的支持。
那萧清晏便省去这一步,直入主题。
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纵然那些大名士现在不愿合作,但至少这一步,她抢在了祖父之前。
说到底,她不是真的要做山水名士,而是要做政客。
公关造势、形象镀金那一套,差不多就行了。
政权争锋,最终还是要枪杆子足够硬。
渡过永江,江南的杏花柳色已经被北岸的干冷风沙吹淡。
萧清晏勒马回望江南岸。
“祖父,您想栽培旁支,制衡于我,让我只能依从您的想法,那便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
大晋,景昭元年二月。
齐王以讨逆救驾为名,发兵洛京,誓要诛杀赵王、杨勋二贼,清君侧。
萧清晏的二哥萧清煜,此次也跟随齐王出兵。
刚入夜,乔装改扮过的萧清晏终于见到了二哥。
“二哥,齐王此次入京,可有其他的安排?”
萧清煜道:“齐王听从身边谋臣的建议,联合了长平王,豫章王,一齐出兵,今早刚得到回报,那两路兵马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齐王在洛京城内,可另有布置?”
萧清煜略带茫然,摇了摇头:“我如今在齐王麾下虽然占了一席之地,但还算不上亲信,即使齐王真有秘密的布置,也不会告知于我。”
这倒也是。
“九郎,你是觉得齐王此次行动有所不妥吗?”
萧清晏端着热茶,凝眉思索:“赵王和杨勋在洛京城中斗得你死我活,如今齐王横插这么一手,若他没有另做其他安排,反倒会让那两人暂时止戈,联起手来共同对付齐王。”
“可齐王也有盟军,真较量起来,胜负还未可知。”
萧清晏不以为然:“但有一点,陛下还在京中,即使齐王打着救驾清君侧的名头,但只要陛下一纸诏书,立刻就能让齐王大军变成叛军,到时候有的是人黄雀在后,齐王的盟军随时都有可能倒戈。”
萧清煜后背猛地生出一股寒意。
若真到了那个地步,那齐王这支大军就从猎人变成了四方围杀的猎物。
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将军,您要的热汤饼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