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风起明末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摊丁入亩,废卫所,改军制(5k)

第五百一十九章 :摊丁入亩,废卫所,改军制(5k)

朝堂之有人欣喜,亦有人皱眉。

不过这些事情,都与现在的陈望的无关。

陈望设置养廉银的原由,也并非是为了现在这些大明的官员,更多的还是为了将来的考量。

大明的官员俸禄实在是订的太低了,以至于清廉者实在是难以存活。

设下了优厚的养廉银,真正清廉为官的人也不至于因为仕官而穷困潦倒。

昔日的海瑞作为淳安知县时,为母亲的寿辰买了两斤的肉,竟然成了轰动一时的奇闻。

金陵岁时记记载此事“青天市肉,万人空巷,童子奔走相告。”

足以见大明真正的清官生活有多么的困苦。

若是不拒绝投献、诡寄,不拿火耗,不贪墨银钱,以一县之尊,竟连肉食都难以吃一口。

海瑞这般的人物,世所罕见,又岂让所有人都与海瑞一般?

陈望扪心自问,他决计是做不到海瑞这样的。

他也不愿意那些跟随着他征伐天下,舍生入死的兄弟们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所以无论是胡知礼养了七八房小妾,还是陈功出入奢华,亦或是诸将生活颇为铺张,他都未加严责。

陈望自己也是一样。

他可以忍受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之中风餐露宿。

但太平岁月里,要他继续保持清贫克己的生活,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他也有很多想要的东西。

住的宅院,他想要大的,要奢华的。

他穿惯了锦衣,就不想再去穿那些粗布麻衫。

吃惯了玉食,就对于那些粗茶淡饭实在难以下咽。

人有七情六欲,有欲望才是人之常情。

但是,陈望当然也没有忘记。

如今天下的百姓,还过的是什么样子。

正是因为如此,正是因为对于人性的了解。

所以陈望知道,与其要求官员个个成为海瑞,不如给予合理待遇,使其既能维持体面生活,又能保持清廉的操守。

设下养廉银,不是纵容官员们奢靡的生活,而是要让清官不必再为生计所困,让贤能之士得以专心政事。

不是为今,而是为后。

虽然哪怕是有了养廉银,也仍然会贪腐。

但是贪腐,是禁止不绝的。

唯有一点一点从人性考虑,根据时事从制度不断的优化,方能减少贪腐。

只要贪腐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中,那么国家的政治也不会糜烂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陈望的目光微动,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马士英。

马士英当下会意,轻振袖袍,洪声奏道。

“燕国公此议实为良法,俸禄过薄则清官难存,火耗不革则贪风难止。”

“今燕国公收火耗之资为公,设养廉银,既可杜绝贪墨之源,又能保全清廉之士,实为两全之策。“

马士英重新退回了文臣的队列之中。

“燕国公此议,深思熟虑,朕细细思之,确为良政。”

隆武帝微微颔首,似乎是极为满意,看着殿内神色各异的朝臣,继而道。

“燕国公言有新政四款,如今才有两款,另外两款也请细细陈来。”

“谨遵陛下谕旨。”

陈望重新转过了身,继续陈道。

“臣启第三款,曰:摊丁入亩。“

“臣奉圣命,清查各省丁银旧制,发现如今现行丁税制度问题重重。”

“按律,每五年统计一次人口,按贫富分为九个等级,从最富者每年缴纳九钱银子,到最贫者缴纳一钱银子。这本是依家境贫富公平征税的好制度。”

丁银,简单来说就是人头税,有多少的人丁,朝廷就根据这个数字来征收银两或安排徭役。

“然实际行之,地方官员往往敷衍了事,为了显示政绩,多收税赋,同时还有勾结地方富户,常常虚报人数。”

“该删除的死者名字不删,不该新增的婴儿却被强加入册,甚至人已去世多年,名字还在税册,一些婴儿刚出生,就被催缴税款。”

陈望微微垂首,继续道。

“普通的百姓为了少缴赋税,就会想尽办法去隐藏真实人口。”

“而富户则更有手段,他们仆役众多,人丁兴旺,却可以与当地官员合谋,隐瞒下来从而少缴。”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此法,亦是致使百姓困苦,国库空虚的陋法之一。”

历史,在推行摊丁入亩之法后,清朝的人口得到了极大增大。

陈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今天下虽然人口亿,但是却还不足够他的谋划。

神州很大,但是却又不大。

他麾下的兵马可以横扫万国,但是却没有办法统治万国。

打下了一个地方,若是不移风易俗,如果仍然让原先的那批人留存在当地,要不了几朝几代,就会又重新的丢失。

历史中国多次入主西域,统治缅甸,占领安南,平定了大漠。

但是没有多久之后,等到中国的国势衰退的时候,这些地方又重新丢失。

所以陈望要做的是,军队拓疆,然后迁移中国的百姓到这些地方,取代当地的人,成为主要的人群,进而彻底的占据这些地方。

陈望双手抱拳,躬身请命。

“所以,臣请摊丁入亩之法,将所有人头税全部折算悉数摊入田赋,统一按地亩多少来征收,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无田者不纳。“

摊丁入亩之法,对于如今朝中的百官,还有地方的士绅来说,无疑也是一条损害其利益的政策。

但是因为陈望的震慑,同时也因为此前陈望第一条新法太过于震惊。

陈望说完,竟然没有引起任何的反馈。

陈望也没有等待,继续陈第四条新法。

“新政第四款,名曰:改革卫所,重整军伍。”

陈望陈的第四项条款在文官的队列之中没有引起多少的波澜,但是却是让一众武臣勋贵们皆是神色陡变。

“昔日太祖高皇帝设置卫所,本为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之良法。“

在明朝立国之初,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国家财政困难。

这个时候,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极大的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得明朝能够长期的维持一支规模空前的常备军。

卫所制好,但是也不好,和所有的制度一样,都有着其时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制的缺陷逐渐的暴露。

卫兵孱弱不堪战事,只能作为守城之兵,只有边疆的少数卫所,因为长期的军事压力仍然具备着不菲的素养。

中后期募兵制兴起,才使得明朝重挽颓势。

朱元璋在其统一之后的多项政策,财政方面大多都是节流,而非是开源。

哪怕是开源,想的办法也就是大明宝钞这些使得国家疲惫的办法。

一想到大明宝钞,陈望就有些头疼。

要是没有明初发行大明宝钞,彻底败坏了纸币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

现在他也不需要太过于头疼财政的问题,也不至于要从军票发起,一点一点的提高纸币的地位,重新建立起信誉。

“然自我大明立国二百余载至今,卫所之制早已名存实亡。“

“各地卫所,军屯败坏,各卫所屯田多有被豪强侵占,军户无田可耕,却仍要缴纳屯粮,致使军户逃亡者十之七八,空额不补,册籍混乱。”

“而各地卫所欺瞒下,仍报足额,实则空额粮饷尽入私囊,此乃喝兵血、蚀国本!”

陈望的语气渐沉。

“各地卫所,尤其是内地卫所,训练废弛,各卫所军官多世袭罔替,不思练兵,只知盘剥,军士沦为私役,兵器锈蚀不堪,遇有战事,往往一触即溃。”

陈望提高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