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这两个字从被发明出来以后就不是什么好词语,一般能用上这两个字的情况就是有人要离开了。
面对大家的询问柳石堂用了一个避重就轻的原则回答了问题。
言下之意很简单,我是厂长都有可能会被淘汰,你们这些人难道就不能被放弃?
柳石堂也想表明另外一件事情或者是说一个态度,那就是...请大家做好准备努力工作,淘汰是肯定会发生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新设备就是最好的契机。
“厂长,也就是说,淘汰肯定是会发生对不?”还有人不死心的问道。
“是,而且这个事情不会太远...等新装备调试完成了以后厂里就会有公示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所以大家做好准备就行了,我们绝对会保证公平公正和公开...”
柳石堂给了肯定的答复,然后继续说道:“请大家一定要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变化,其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厂子更好!”
“换一句话说,只要是为了厂子好的,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可以做的!”
“所以各位,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切都皆有可能!”
现场再次陷入了沉寂当中,大家有一种面面相觑的意味。
其中老黄直接举手提问:“厂长,这么说来,咱们厂里的所有人都要接受考核不成!”
柳石堂笑着说道:“老黄,你也是厂里的老人了,咱们厂里做事情向来都是有规则有章法的!我现在不能说的太多,但你放心,既然是考核那就绝对会一视同仁的...”
不等老黄继续提问,柳石堂说道;“现在不少厂子都已经开始购进新设备进行升级换代了,我们要想继续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肯定是要改变的...”
“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了,大家都散了吧...”
眼看着从柳石堂的口中问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大家也都散开了。
出了门以后老徐直接对老黄说道:“晚上下班了,喝一口?”
老黄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但是拒绝的话还没出口就被老徐打断:“我说,咱们之间只是因为理念的争论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对立...”
“你还没看懂么,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要是再搞内讧那绝对会出大问题的!”
老徐,是厂里的万金油老油条,可以说就在外人面前他就是一个和谁关系都很好的人。
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墙头草聪明人,他们会审时度势的去判断自己的处境然后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就像是以前在厂里一样,他之所以和老黄搞对立不是因为他真的想搞对立,只是因为他知道搞对立对他有好处,而且厂里也需要搞对立。
在老徐的心中柳石堂可是个非常有手段的人,他往往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自己想办的事情办了。
所以,老柳忽然说出了这样的话题,不由得老徐不重视,但他需要找人商量一下,而老黄就是最好的对象,因为虽然他经常和老黄搞对立,但是对于老黄的为人还是信得过的。
很多年下来,吵架也算是吵出感情了。
“我没有时间和你搞内讧更没有搞内讧的想法!不要把你自己那一套放在我的身上!”
“而且我觉得,柳厂长也是个念旧的人,厂子要发展就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向!我看柳钧回来的正是时候,我说...你要是把这些心思放在工作上,说不定都能把当前的问题解决了...到时候你当厂长,岂不美哉?”老黄说完以后就骑车走了。
这个带着嘲讽和调侃的意味深长让老徐心里非常难受。
因为在这之前他非常确定一件事情就是,他和老黄的立场是一样的,出了类似这样的问题老黄肯定会站在他身边的!
但是现在,现实就像是一个响亮的耳光重重的打在了他的脸上,这种情况让他猝不及防的同时又很难理解理解老黄的想法,咋的,你老黄就那么有信心通过那些新设备的测试?
其实这个事情老徐还真是误会老黄了,他不是很有信心通过测试,只是觉得和老徐这样的为伍让他心中非常不爽。
真要去搞对抗或者给自己争取相应的权益,他老黄会自己做到而不用假他人之手,他有他的骄傲和原则!
晚上回家的时候柳石堂和柳钧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是这样评级的,他说,老徐和老黄的争斗他早就知道了,但是知道归知道不能去插手更不能亲自下场。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徐搞的这些小动作有一半都是因为他默许甚至是支持的。
不然在这个看重个人手艺的年代他老徐凭啥升的那么快?
“老徐这个人啊啊,圆滑缺乏原则性..这些都是他的缺点!如果厂里只有一个这样的技术骨干的话我是不敢用他的,因为说不定哪天他就反噬你一口,你对他越好对他的恩惠越大,那么相应的你自己的危险就越大!”
“但为什么又要用他呢?因为制衡啊!论手艺老徐自然是赶不上老黄的,但是老黄也有自己的缺陷啊,他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技术好很多时候无论和谁沟通都是一副冷脸子,他带出来的人也是一个个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我就是要让老黄知道,你的技术是不错,但厂子并不是离了谁就不能运转了..”
“儿子,这个厂子离了谁都可以但唯独不能离了我,我可以关门不干了...但是貌似,厂子里面有些人不知道这些事情呢!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儿子,你以后也得注意啊...”
柳钧听了以后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搞的太复杂了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厂子规模太小人员流动也太小导致的,但凡厂子大点儿人员多工资高你说的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当然,我也认可你说的话,只是,在我看来还是有些太复杂了...”
管理是一门技艺,但是管理从来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用。
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才是高手所为。
“你说的都是废话...我要是厂子大人员多我就用其他的方式...你可以不要看轻你爹我,你别看我五大三粗的但实际上我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管理和销售这块我觉得很少有人比得上我...”柳石堂有自己骄傲的理由。
“把这次的问题解决好,把新设备安装调试好,这就是我们前进厂的新机会!”柳钧斩钉截铁的说道。
事实上柳钧的信心可不仅仅只是新设备,更重要的是,前进厂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