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已经没了说任何废话的欲望,但他威胁宋缺的话却让梵清惠涌起无限喜悦。
天下第一用刀高手,基本也算是天下第一的高手了,还有人敢出言威胁,杨坚也不敢出此狂言。
梵清惠只觉得杨广这是把宋缺硬推到自己这一边,就算宋缺本来不打算出手,都必须出手了。
然而令梵清惠没想到的是宋缺并没有表现出对杨广的愤怒,反而审视了一圈在场的人,包括来救援梵清惠的四个蒙面人,攥了攥手中的天刀,没动。
杨广其实早就渗透给宋缺,梵清惠是个热衷政治的政治妓女,唯利是图,只是宋缺一直不愿承认。
刚刚所见的一幕让宋缺伤心欲绝,本想不顾离去,可是多年感情所寄,还是让他不由自主的回来,救了梵清惠一命。
杨广的话却犹如醍醐灌顶,杨广这绝不是威胁,他一定是说到做到,难道真的要用整个宋家为自己愚蠢的痴情陪葬吗?
宋缺瞬间清醒,但他还是充分考虑了一下当前的形势。
他可以与梵清惠恩断义绝,不讲情义。只讲利弊,为宋家考虑,如果今天能合力杀了杨广,捧太子继位,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宋缺想起杨广那凄美、绝艳的一刀,再看看在场的这几个人,今天一定能杀得了杨广吗?
如果杨广走脱了,宋家可真就是灭顶之灾了。
宋缺犹豫了,梵清惠没有等来一把愤怒的天刀,反而看到了宋缺的胆怯,梵清惠心中的惊骇无以复加。
她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情势危急,也让她没时间细想,脱口道:“宋兄,杨广绝对逃不掉,不只是他,我已经让宁道奇去扬州抓他的家人,他们一家都在劫难逃。宋兄,这可是从龙之功的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梵清惠的话不只彻底激怒了杨广,连宋缺也惊得目瞪口呆。
梵清惠还有这种手段!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梵清惠吗?
也许她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宋缺的心沉到了谷底。
梵清惠委身于一个男人,哪怕这个人是皇帝,她也只能让佛门的知道,不会想让宋缺知道,当然也不会想让道门的宁道奇知道。
在这种关键时刻,宁道奇这样的高手又不能不用,她就把宁道奇忽悠去抓杨广的家人。
宁道奇虽然不堪,受到梵清惠的蛊惑,但梵清惠还不敢真的指挥他去杀人。她要控制这些人,就必须时刻保持自己忧国忧民,为大局出发的形象。她可以忽悠宁道奇,却不能违背宁道奇的本性,她只是让宁道奇去抓人,而不是杀人,说只是为了增加一丝治服杨广的保障。她只要让宁道奇相信一旦杨广被俘,太子仁厚,一定不会为难自己亲弟弟一家人。
为什么用宁道奇?
四大圣僧闯晋王府无功而返,这里边当然有四大圣僧不敢下死手的原因,但过后四大圣僧都表示晋王府不好闯。
以四大圣僧的武功说出这种话,梵清惠不能不谨慎。四大圣僧都没有把握,唯有请出三大宗师之一的宁道奇。而且只需要出其不意抓一个人,可以是杨广的妻子,也可以是杨广的子女。
这样,宁道奇不用杀人,任务也不重,可以说手到擒来,又被她支走离开京城。那她在这里与男人淫乱之时,身边就只有佛门的人了。
梵清惠的算计可以说事无巨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杨广来的这样快,武功又这样高,还被宋缺撞破了丑事。
宋缺是她给自己加的又一重保障,太子继位时既有武力加持,又有宋阀的力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梵清惠的话让杨广怒发冲冠,却没有方寸大乱,反而狞笑道:“梵清惠,本王今天一定不会杀了你,本王要留着你,本王要提着宁道奇的人头再和你说话。”
言罢也不顾还没有离去的宋缺,扑向梵清惠和四个蒙面人。
杨广火力全开,左右互搏,手上拳掌爪变幻莫测,脚下步法杂乱又自带韵律,时而踩着八卦圈一分为八,时而布下天罡北斗阵,又时而摆出真武七截阵,一分为七,一个人把五个人围在当中。
宋缺也被杨广疯狂的武力震骇,他攥着天刀的手时松时紧。没有握刀的杨广,赤手空拳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自己原来也没真正了解过杨广。
杨广走到哪里都是孤身一人,底气原来在这里,太深不可测了。
梵清惠大叫:“宋兄,快出刀!只有杀了这个魔头才能天下太平,宋阀才能平安。”
这个时候还不忘上纲上线,完全就是说话的习惯使然,只是语气撕心裂肺,全没有以往的从容不迫。
杨广杀意泛滥,不顾身后敌友不分的宋缺,一门心思要杀了眼前的五人,招招不留余地。
只是这五个人的武功实在太高,死死的守住阵脚,真的挡住了杨广的怒火。
就在这时,又冲进来两道身影,却不是杀向杨广,而是杀向梵清惠等五人。
本来还算均衡的双方,突然加入两个武功绝顶的人,平衡瞬间被打破,四个蒙面人顷刻间毙命,最后一击杀向梵清惠,眼看梵清惠要毙命当场,却被杨广伸手拦住。
杨广一手架住来人,另一只手抓住梵清惠的咽喉,把梵清惠握在手中。
只见来人,其中一个也是黑布蒙面,不露真容,另一个风度翩翩,正是邪王石之轩。
杨广看出另一个人是长孙晟,也没有点破,只是道:“先留下她的命。你怎么来了?”
杨广嘱咐化身裴矩的石之轩留在大兴城监视百官,可是杨广从不带随从的脾气让石之轩不敢放心。
他知道也许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杨广还是独来独往,即使石之轩也从来都是如此,却不敢苟同。
他不担心杨广会死,但不死不代表就是成功。圣门的崛起也许就在此时,绝不能让杨广出现任何差错,大兴城可靠之人只有长孙晟。他安排好大兴城内之事随后就和长孙晟也扑向仁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