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迟玉小声道:“我一个同学,托我问问你,彼岸有风什么时候更新?”
听到彼岸有风四个字,忙碌的工作人员也悄悄竖起耳朵,等待着郁雅的回答。
“周二。”郁雅理所应当地说。
周二?一年有多少个周二?
虽然知道女神一人分饰多角十分辛苦,穿上那件传说中的塑形衣很累,但是信徒们还是十分想看到后续的内容。
“好了,终于完成了!”迟玉帮着郁雅将最后一块泡沫板拼好,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我们要不要在场景中彩排一下?”
“我都好,”郁雅看了他一眼,“迟玉老师您还吃得消吗?”
“我还好吧。”迟玉犹豫了一下,但是为了节目播出来之后能好看一些,只能咬牙坚持了。
郁雅作为新人都这么拼命,他一个老前辈,总不能拖后腿吧。
尽管,他的表演方式太累人了。
怪不得郁雅也会对他担忧,主要是他的表演方式,和很多人是不同的。
初见迟玉,那时候他科班毕业,表演模式尚未成型,表演方式也偏重于学院派,习惯用一些细节上的动作来彰显人物的性格。这样表演出来的人物,已经初具模型,性格鲜明,但在整体感觉上,却总差了一些。
画虎画皮,难具其神。
他其实是个很细腻的演员,在后期观看自己的表演时,渐渐也现了自己的缺点。于是就试着改进,去考虑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体验人物的心境。
后来再看迟玉的作品,就会现,他已经把角色的情绪融入自己的,将自己全身心带入剧情。这样的体验派表演方式,再加上他习惯的细节和微表情,迟玉就能把人物诠释得淋漓尽致了。
只是,这种方式对演员本身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导致他在一场戏杀青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保持在剧中人物的性格设定中,受到角色的影响。
也是因为这种原因,迟玉接戏的频率并不高。当然,也是因为,找他演戏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