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小九九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第二代仓储设备

第二百九十四章 第二代仓储设备

高达山喜欢跟别人开玩笑,喜欢跟别人调侃。高达山跟同学、同事、朋友、甚至熟人调侃,跟长辈、晚辈说笑,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但是高达山并不是跟所有人都开玩笑或者调侃,单纯从跟别人开玩笑或者调侃的角度上来看,高达山也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例如,高达山从来不跟谢忠诚开玩笑,也从来不把谢忠诚当成调侃的对象。

谢忠诚心里始终装着工作,友艾科技的生产布局让他羡慕,但也仅仅是羡慕一下而已,他的思路又很快回到工作上来。谢忠诚只要和高达山见面,总是要跟高达山讨论新逻公司的产品问题,从两个人的交流中捕获解决问题的办法。

谢忠诚把话题拉回到自动输送设备面临的困惑上。

谢忠诚对高达山说:“销售人员跟我反应几次了,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在市场上遇到的问题。有一批这样的用户,对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感兴趣,只是需求的频次低,一年需求几次,甚至几年需求一次,让他们卖一台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根本不现实,我们怎么去解决他们的需求呢?”

高达山说:“你说的这种用户,我们产品部的人也跟我提起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产品运营的问题。就像当初,我们讨论小型自动输送设备的市场时,我们认为货站虽然是小型自动输送设备的使用者,但不一定是购买者,后来,你提出来,货场是小型自动输送设备的购买者和运营者,我们才准确找到了用户。现在,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的销售,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一部分使用频次较高的用户,对于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是刚需,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生产出适合他们需要的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就行了。针对使用频次较低的用户,我们设计生产出一种什么样的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通过怎样的运营方式来运营?这是问题的关键。”

谢忠诚说:“我一直在考虑这两个问题,也跟公司的销售人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都开会讨论过。把大家的建议归纳起来,首先要设计生产出一种通用性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不但能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而且能灵活的拆卸和组装,这样才能便于运输。”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

高达山想了一会儿,跟谢忠诚探讨:“我俩刚才从大修机械研究院出来,先进了一条小马路,因为维修自来水管道,把小马路地面挖开了,造成堵车,我俩又调头出来了。现在挖地面,基本都是用挖掘机,挖掘机就是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下工作,但是不用拆卸和组装,只是需要货车来运输。”

谢忠诚说:“也有同事提出来,参考大吊车,生产一种特殊车辆,可以开车到处去干活。但是我们不是汽车厂,这个事情我们干不了。”

高达山笑了笑说:“是啊,还得回到我们的主业上来。”高达山又开始分析:“这种通用性的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能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能灵活的拆卸和组装,用货车来运输,确实应该这么考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实用性和控制成本。另外,我提个建议,还是像挖掘机那样比较好,运到地方就干活,干完活就运走。我们想象一下,把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运到工作现场,先组装再干活,干完活再拆卸,组装的时间和拆卸的时间加起来,至少得五个小时,如果是个大活,需要干个三天五天、十天八天还可以,如果是个小活,只干两个小时,这个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就太大了。”

谢忠诚明白高达山的意思,成本增大了,就不赚钱,甚至赔钱,那么还有谁来运营这种通用性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

谢忠诚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小型自动输送设备只需要安装一次,不再拆卸,一直使用。例如货场用小型自动输送设备搞运营,只需要把小型自动输送设备推到一个货站,马上就可以干活,干完活推回来就可以了,即使去远处干活,雇一辆小货车把小型自动输送设备送到指定地点,就可以干活了,只不过需要支付来回运输的费用。

如果把通用性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做成小型自动输送设备那样,通用性就没有了,成了某一个行业专用的中大型自动输送设备,那么这个行业是哪一个行业呢?

谢忠诚叨咕:“还得到市场上仔细调研。”

下午一点,准时开会。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北洋新逻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第二代智能仓储设备总装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谢忠诚讲解第二代智能仓储设备总装测试前的阶段工作:“第二代智能仓储设备的研发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大多数子系统的单独测试已经完成。没有完成测试的子系统,是我们与大修机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两个配套子系统,现在正在进行第三轮测试。今天上午,我和高总去了大修机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测试现场,从前两轮的测试结果看,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

李春梅问谢忠诚:“谢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无论大修机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三轮测试是否通过,我们都可以做第二代智能仓储设备总装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了?”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

谢忠诚回答:“是这样,李院长。”谢忠诚补充说:“大修机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之所以进行第三轮测试,是发现有几个参数可以继续修正,他们修正了几个参数,进行第三轮测试。如果测试顺利通过的话,便超过了设计要求。这种情况,在其它子系统里也遇到过,在测试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技术人员认为还有继续修正参数的可行性,便进行了新一轮测试,新一轮测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李春梅说:“这种失败这没有关系,产品需要精益求精,产品才能升级迭代。切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