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三百四十八章,石头村

第三百四十八章,石头村

石头村人不多,总共才四十多户人家,大概两百人左右。

可以说,京城的两个大杂院,就相当于一个石头村了。

北方的村落都很大,两三千人组成一个村是常态,甚至是五六千人的大村落。

但在南方,一两百人的村落才是常态,甚至在八十年代之后,这样的村落都会变了。

现在的石头村,没有路,除了可以乘船前往五公里外的城镇,就只剩下一条半米宽的崎区陡峭的蜿蜒小路了。

而且,这条小路还基本上没人走,因为大家出行都是选择乘船的。

周济民选择把空投大包裹放在石头村背后的树林里,这个地方就是村民口中的‘背夫’。

南方相对迷信,在这边的村落,基本上都会在村民聚居区附近种植大片树林,最少有上千棵十米高的参天大树。

甚至在周氏宗祠的祖地,现在已经没人住祖地这边了,整个‘背夫’却是超过上万棵大树的林区。

人工种植的大树跟野生生长的树,有着天壤之别。

这边‘背夫’里的树,大部分都是超过二十米的大树,而野生生长的树,就只有十多米高度罢了。

周济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在这一带的村落,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

树林高大,最适合隐藏。

带着物资走进村落,踩着青石铺就的石路,周济民眼里满是回忆。

上辈子小时候,他没少在这样的石路奔跑,跟自己的小伙伴玩弹珠、打扑克、抛石子等等儿童游戏。

他没走多久,迎面就碰到了五六个小屁孩,光着屁股赤着脚,小脸黝黑,瞪着圆滚滚的黑色大眼睛看着他。

“小朋友,你们家大人呢?”

熟悉的家乡话脱口而出,小屁孩们的戒备心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但还是警惕地看着他,没有上前,更没有搭话。

就在周济民继续逗弄这些孩子的时候,一个大人出现了。

“你是谁?你不会是想来拐卖孩子的吧?”

周有恒十分警惕地看着周济民,把孩子们护在身后。

“同志你好,这是我的工作证.....”

查看了一下周济民的工作证,周有恒更加吃惊了,“你是从京城来的?”

后者是识字的,而且是十里八乡之中,写字最好看的人之一。

“是的,我从京城来......”

一番交流之后,周有恒依然还是不太敢相信,京城距离这里有两三千公里吧?

那么远的距离,要走多少天?

从石头村坐渡轮到对面,沿着铁路线往北走几十公里,才到县城,这就要走上一天才行。

两三千公里的话,那要走上一两个月了,坐火车应该是十天半月吧?

由于没有去过,周有恒也不知道,他只是猜测而已。

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上辈子的叔公很像的人,周济民强忍着激动,把自己的来意说清楚了。

空投大包裹?送衣服食物?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周有恒都愣住了,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真不需要我们付出什么吗?”

“不需要,我知道你们的村民在这个点应该在外面上公分,午休回来了吧?”周济民摇头,接着继续道:

“大包裹就在你们的背夫,我会亲自拿过来,请你们村长帮忙发下去吧。”

说罢,他就把他刚带来的衣服拿了出来,递给了周有恒,还让孩子们自己过来拿。

接着转身离开了这里,不一会儿又去而复返。

很快,村里就传开了,两百多号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来了。

大家聚在祠堂门口这边,周济民看着眼前的村民,一股熟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他好像确定了,这应该就是他上辈子待过的地方,只不过,这里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因为一九六七年,他还没出生,他爸已经不穿开裆裤了。

然而,他爸小时候长什么样儿,他哪里知道啊?

叔公、二叔公、阿公他们三兄弟,看着就挺像的,但还冒出来的四叔公和五叔公又是什么情况?

周济民很确定,上辈子他爷爷就只有三兄弟,根本没有五兄弟。

所以,眼前的周有恒五兄弟,肯定跟他没有关系。

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关系吧,不管了!

把衣服食物这些派发下去之后,周济民也确认了石头村目前并没有电线。

索性便帮他们把水电厂给提前建好吧。

一听说要帮他们村建水厂,管理权还是归周有恒,村民们都沸腾了。

整个石头村,就数周有恒他们五兄弟学历最高,都有小学毕业水平,周有恒更是读过中专。

在五十年代,上过中专,确实是很不错的学历了,穿越之前的周济民原身,也不过是高中辍学罢了。

但要清楚一件事,周济民待的地方是京城,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而周有恒只是一个南方偏远山区的穷小子罢了。

只不过,周有恒并没有外出工作,而是蜗居在家,具体什么原因,周济民并没有询问。

村民们都没什么意见,也不敢有意见,毕竟发电厂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连周有恒自己也是硬着头皮应下来的,还好他识字,周济民也乐意教他。

给石头村搭建一个水厂,周济民可比之前要认真负责多了。

直接一步到位,选址就很简单,就是上辈子的那个小水厂原本的位置。

这个位置远离了石头村,处在另一边的大山里面。

绕环石头村的一条小溪流,流向大河,其源头就在大山里面。

这条溪流的水流量很大,上辈子已经证明过了。

同时,落差也很大,因为溪流的源头在半山腰的八九十米高的位置。

整座大山是将近两百米,从八九十米的位置落下来,冲击力还是蛮强的。

学着上辈子小水厂的样子,直接在溪流源头这边建一个小水坝,拦截住所有的水。

这些水会通过一米直径的水管留下,通往山脚下的水厂,经过水轮机后流出。

修建这个水厂,花了周济民两天的时间,期间还去了一趟其他乡村随便空投了一下衣服食物就算了。

水电厂修建好之后,还需要把电线牵到石头村,这一点倒是简单。

石头村村长帮忙弄好了电线杆,周济民只需要指挥村民把电线弄好就可以了。

通电之后,周济民又提出了建一所小学的提议。

上辈子,周济民小学三年级之前,就是在村小学上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建村小学罢了。

在八十年代之前,石头村里的孩子是真的多,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七八个孩子。

反正周济民自己知道的是,他父亲就是八兄弟姐妹,他二叔公家也有两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就像现在,周济民看到石头村,跟小娴同龄的孩子,最少有十六人,更别说一些更大或者更小的孩子了。

两百多人当中,其中孩子就占据了不少的比例,反而老人没有多少。

修建村小学的消息,村民们都被这个巨大好消息给砸得晕乎乎的。

征得村民们同意之后,周济民直接借口从‘空投大包裹’里运来水泥钢筋等,还有推土机、挖掘机等。

村民们站在旁边工地旁边看着平整地基的周济民,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周济民是按照一个标准的村小学,直接修建了两栋两层楼高的普通筒子楼,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一个篮球场,以及四四方方的校园,还移植了花草树木过来。

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小学就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