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看着这两者在蜀地大肆搜刮地皮。虽然实业团也知道这样做,会让他门在蜀地的民心尽失,但是实业团也知道这次要是不打败熊克武,那他们在蜀地也就没有立身之地了。
所以最后也就不在管黔军和滇军在蜀地的事情,
而陈其采虽然向谢持表达了抗议,让谢持联系实业团将司家的财物给还回去。
可是进了黔军腰包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拿出来。更何况,实业团也不会为了司家的事情得罪王文华。所以,谢持没办法就开始敷衍陈其采了。
而陈其采也不是傻子,被这样敷衍了两次之后,就看清了谢持这些人的嘴脸了,
而此时的司家也卡死行动起来了,因为要替熊克武筹集粮食,除了在国内筹集之外,就最便利的就是到南洋购买粮食,速度还快。
于是太爷给陈其采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帮忙照顾一下去购买粮食的船队。原本就觉得有愧的陈其采在电报上向太爷保证,一定会帮忙照看好司家的船队的。
因为觉得司家在山城的损失和自己有关,陈其采还特意给自己在南洋的好友发了电报,让他们帮忙从当地购买粮食。
也正是有了陈其采朋友的帮忙,所以司家到南洋购买粮食的船队比以往花费的时间要少的多,回到广州的时候居然比司家在国内购买粮食的商队还要快。
而此时钱军也已经同意了让出山城的码头。
实业团也不傻,当然知熊克武有了一条稳定的供给通道,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所以找到了王文华,希望他能够阻止熊克武从山城运送物资,可是王文华自己也是骑虎难下。
再加上王文华也已经从这条熊克武的运输线上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就让待在锦城和实业团滇军勾心斗角憋了一肚子的火气的王文华不愿意斩断这条运输线,
被王文华给拒绝之后,实业团的人并没有放弃,毕竟这条运输线对于他们的威胁更大了,所以实业团一边通知杨庶堪,让他联合滇军给王文华施压,另一边,实业团的人呢也通知了远在广州的谢持,希望他能够动用他的影响力,将司家等山城的商会派出的商队给抓起来,尽量的拖延时间。
可是让实业团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陈其采跳了出来,加上原本和熊克武一个派系的人员也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反对谢持借着政府的力量来对付司家的商队。
谢持也没想到自己在会议上提议抓捕司家从南洋回来的船队的时候,陈其采和熊克我也一系的人员都跳了出来。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谢持的提议直接就被陈其采联合其他的人给否决了。
虽然谢持是在广州政府内部身兼多职,也算是位高权重。
但是说到底,在广州,他和陈其采的影响力不在一个层次上,
尤其是陈家这些年不断的从商业上获取的利益都用来支持陈其采在政治上发展,而且因为陈其美的关系,所以别看陈其采的职位不算是太高,但是凭借着和各方的关系,陈家成了广州政府内部的比较特殊的存在。没人愿意得罪陈家。
尤其是知道谢持等人过河拆桥之后,很多人内心都倾向于陈其采了。
所以当知道谢持的实业团坑了陈其采一次之后,广州政府内部就有不少的人等着看谢持的笑话。
广州政府很多人都清楚当初陈家能够在陈其美背刺之后还能发展起来,都是蜀地司家的功劳,而司家和陈家也算是通家之好。
陈家这些年能够发展的这么顺利,司家也有很大的功劳。
而现在谢持的实业团违背了和陈其采的约定,让司家损失惨重。陈其采不可能无动于衷,果然当陈其采联合熊克武之前的派系的人反对谢持提议扣押船队的时候,很多人就知道好戏开始了。
当然,广州政府内部很多人都不看好谢持能够在这场冲突中获胜。
果然,在会议上谢持的提案没有通过,反而是被陈其采和熊克武一系的人给顶的差点下不来台。
要说谢持有没有后悔,那肯定是有的。
毕竟当初他答应陈其采的时候,的确是没有想过要欺骗陈其采。
可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之后他虽然想要过和陈其采和解,可是当知道了前军从司家的仓库内搬走的物资的数量之后,写持打消了对司家进行赔偿的念头。
虽然预料到陈其采会跳出来捣乱,但是谢持并没有将陈其采的威胁放在心上。
这也不能怪谢持。谢持虽然早就听过陈家的事情,但是更多的还是有关陈其美的事情。
而陈其采在陈其美被刺杀之后,就带着陈家低调下来了。加上因为此时的广州政府内部和北洋政府妥协之后,所以陈其采虽然待在政府内,但是行事更加的低调了。
而谢持到来的时候,陈家已经逐渐退居在幕后了。
直到陈其采因为这次谢持毁约的事情,开始动用陈家的影响力,才让谢持发现,陈家居然是隐藏在水下的一头大鳄。可是这个时候的谢持同样是骑虎难下了。
要他答应赔偿司家,先不说他能不能拿出同等物资的钱,就是转告给蜀地的实业团的成员,都不可能。
因为这个时候实业团的成员谁也没想过他们会失败,而起被熊克武和刘相等军阀的联军给彻底打败。
而实业团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对于谢持的一些命令都不一定听。
而谢持去知道他现在能够坐稳秘书长的位置,就是实业团的人在背后提供资金等支持,不然单凭他的资历,广州政府内部比他更有资格担任秘书长的人大有人在。
这样的情形之下,谢持怎么可能要挟实业团答应对司家这样一个商贾进行赔偿。
所以在政府的内部提议没有通过之后,谢持又开始想其他的办法了。
在实业团的催促之下,谢持终于找上了陈炯明。想要请陈炯明帮忙,派军队将司家商队的船只给扣押下来,这样虽然不能从源头上截断熊克武的运输线,但是对于他们这条运输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而且,谢持在获得了实业团的帮助之后不仅准备在广州扣押船只,更是从联系了魔都的等地的军阀希望他们能够帮忙。
可是让些次没想到的,他的请求直接就被这些人给无视了,没人愿意帮实业团的忙,这就然得到消息的实业团和谢持有点蒙圈了。他们这次为了拉拢这些人,克都是下了血本,就是指望着能够瘫痪熊克武的运输线。
而子啊广州就更是让谢持气愤了。虽然他去拜访陈炯明,陈炯明也和他见面了,可是只要一谈到清陈炯明帮忙扣押司家冲南洋回来的船队,陈炯明就顾左右而言它,就是不正面回答谢持,
回去之后,谢持觉得陈炯明的态度有一些不对。谢持偷偷的派人调查了一下陈炯明的情况,结果,调查到的情况让谢持肠子都悔青了。
因为写持派的人从陈炯明的手下一位军需官的口中打探到,陈其采这些年借着司家的商行和陈炯明做了不少的生意,而陈炯明能够这么财大气粗的,这里面就有司家的功劳。
之前,陈其采一直瞒着陈炯明,和他做生意的是司家的商行,而这次因为谢持的缘故,所以陈其采提前找到了陈炯明将详细的情况告诉了他。
听到了自己手下调查的情况,谢持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当时和陈炯明见面的时候陈炯明是那样的表情,这分明就是在笑他傻,哪有人愿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的注意自己的财神爷的。
想通之后,谢持给蜀地的实业团发了一封电报,将详细的情况告诉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