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随着柏林国会大厦顶上升起红旗,欧陆战场的炮火终于渐渐平息。
当欧洲大陆在废墟中喘息,开始清算战争伤痛、规划重建蓝图时,苏宁知道,一个属于他的、截然不同的“商业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遗留的庞大物资,却成了一座座亟待处理的“金山银山”。
盟军各国,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在欧洲各地囤积了海量的军需物资……
从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富余的军用卡车、坦克零部件,到数以百万计的军服、军靴、帐篷,乃至尚未开封的“su”牌预制口粮罐头。
将这些物资运回国内成本高昂,就地销毁或废弃又显得浪费,如何处置这些“战争剩余物资”成了占领军政府一个甜蜜的负担。
而苏宁,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他在整个战争期间编织的、横跨轴心国与同盟国阵营的复杂人脉网络,此刻变成了无价的资产。
在意大利,凭借与“起义英雄”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将军的翁婿关系,以及战时与盟军建立的秘密联系,他轻易地获得了优先处理意境内盟军剩余物资的许可和渠道。
美军后勤官员很乐意以一个“清理价”,将那些带不走的物资打包卖给这位“有门路”的苏先生。
在德国及奥地利,他通过战时与隆美尔非洲军团建立的信誉,以及战后迅速与盟军占领当局经济部门搭上的线,同样获得了参与处理德军遗留物资及部份盟军剩余物资的资格。
在英国,那位曾与他合作无间的“史密斯先生”,如今已在战后政府中担任要职。
一份份来自伦敦的推荐信和便利许可,为苏宁的收购行动打开了绿灯。
苏宁迅速在瑞士注册了一家新的跨国贸易公司……
“凤凰全球贸易”,寓意从战争的灰烬中重生。
公司的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但核心只有一项:低价吃进二战遗留的庞大军需物资,然后高价转卖给有需要的地区。
他的目光,精准地投向了那些正在动荡中寻求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昔日“日不落帝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
中东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委任统治地如巴勒斯坦、外约旦等地局势紧张,地方势力和新兴政治力量急需武器装备来武装自己,争夺话语权。
南亚的印度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冲突日益激烈,大量的轻武器、军服和基础后勤物资有着巨大的地下市场需求。
而在东南亚的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反抗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需要武器弹药。
甚至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各种政治势力、反政府武装乃至军阀,都对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二战装备趋之若鹜。
苏宁的“凤凰全球贸易”如同一个巨大的中转站和分销中心。
从盟军仓库里以废铁价论吨收购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司登”冲锋枪,经过简单的翻新和分类,便能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通过隐秘的航运渠道,卖到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武装或阿拉伯民兵手中。
将堆积如山的英军“巴顿”军服、美军m43作战服,稍加改动标识,便成为东南亚丛林里游击队员们的标准装备。
甚至将那些印着“su”标志、尚未过期的预制口粮,也重新包装,卖给那些后勤保障薄弱的地方武装,成为了他们难得的美味和能量来源。
这笔生意,几乎是一本万利。
他不需要生产线,不需要原材料,只需要精准的信息、畅通的渠道和……足够硬的后台。
只见苏宁游走于各国政府、军方、情报机构之间,用金钱和利益开道,将战争的剩余物,转化为支撑新冲突的资本,同时也为他个人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站在“凤凰全球贸易”位于米兰的总部办公室里,看着世界地图上那些被标记为“热点”的地区,以及一条条代表物资流向的箭头。
苏宁知道,他正在参与塑造战后的世界格局,以一种隐藏在幕后的、资本的方式。
二战结束了,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于资源、影响力和利益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凭借其在战争中的布局和远见,在这场新的战争中,占据了极其有利的位置。
属于苏宁的时代,确实来临了,这是一个在战争的废墟上,以军火和物资为筹码,攫取权力与财富的时代。
……
欧战的结束,并未意味着全球冲突的终结。
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本帝国困兽犹斗般的疯狂抵抗,美军的推进每一步都伴随着血腥与牺牲。
在热带雨林、酷热岛屿和泥泞战壕中,后勤补给,尤其是可口、便捷的野战食品,对于维持士兵士气和战斗力至关重要。
而就在这时,一个在欧洲战场后期就已声名鹊起的名字……
“su”预制菜,伴随着一些从欧洲轮换过来的美军军官和后勤人员的口耳相传,悄然在太平洋战区的美军部队中流传开来。
“嘿,你听说没?那帮在欧洲的家伙,打仗的时候吃的比我们在国内还好!”
“真的假的?不就是k口粮和c口粮吗?”
“不是!是一种叫‘su’的东西,听说是个东方佬开的公司生产的。妈的,据说他们的炖牛肉跟餐厅里一个味,意大利面酱汁浓得能让你想起老家!”
起初,这听起来像是个夸张的传闻。
毕竟,美军对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向来引以为傲,尽管大兵们对千篇一律的c口粮和k口粮抱怨不已。
然而,当一些“神通广大”的军官通过非正式渠道搞到少量“su”预制菜,并在军官俱乐部或前线指挥部私下品尝后,传闻被证实了。
而且,现实比传闻更加惊艳!
那些组织牛排用水和加热包加热之后,竟然真的保持了惊人的嫩度和饱满的肉汁,黑胡椒和香草的调味精准而富有层次,完全不像任何他们吃过的罐头肉。
那意大利面的酱料浓郁,肉粒清晰,面条复水后弹性适中,风味地道。
这简直是对他们现有口粮的降维打击!
消息如同野火,从军官阶层蔓延到普通士兵。
一种对“su”美食的渴望,在太平洋各岛屿的美军基地中弥漫开来。
士兵们抱怨手中单调乏味的c口粮和spam午餐肉的声音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