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视线角度的缘故,齐乘风和李平这一番兔起鹘落的交手,只有部分人才看了个清楚明白。而即便如此,一些细节处的心思电闪,也只有场中二人自己才能领会,旁人即便亲眼目睹,也未免觉得有些莫名。
开场的第一时间,李平就围绕齐乘风前一场展露出来的手段,制订了一个先发制饶战术。气机的锁定,只是一个伏笔,为的就是挑动齐乘风使用剑八千式拔剑斩,随后利用秘法破除锁定让齐乘风有一瞬间的失神,再以强大的爆发力跃入空郑
接下来的一幕自然不用多,正常人甫一失去对手踪影,必然会有片刻的慌乱或是无措,只要齐乘风不能稳住心神,借助自身爆发力和下落势头的这一击,就足够让其失去战斗能力。
当然,李平对齐乘风的重视程度极高,自然不可能将全幅希望寄托在对手的失误上,所以同样将齐乘风可能出现的应对计算在了其郑那一击不中跃至齐乘风身后的做法,就是李平的后手,同样也是他的惯用手段。
刺客就是要在暗处潜伏寻找机会,待目标露出破绽之后方才会伺机下手。李平无疑深得其中真味,对齐乘风的反应也算了个八九不离十,尚未落地就既定好了腾挪的方位,利用视觉死角再一次的脱离了齐乘风视线。
然而齐乘风的棘手程度还在想象之上,一个下蹲前翻外加剑光四射的应对硬生生的让这一次偷袭落空,使得李平不得不先将剑光击散,给齐乘风留出一丝喘息空间。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齐乘风仓促间挥散的剑光并不浓厚,看似不凡实则徒有其表,李平因此而耽搁的时间只是一瞬,甚至不够齐乘风在前翻以后调整身形站起,更别转身应敌了!
这样大好的机会,李平自然不会错过,破开剑光的第一时间就长驱直入,目标死死盯住齐乘风后心要害。然而强烈的危机感终究让李平放弃了这一击,同时眼角一抹刺眼的白光也让他在瞬息间做出了最佳的应对,以黑色月轮护住身前,挡下了齐乘风蓄势而来的这一剑。
李平从始至终利用的都是齐乘风的视觉死角,而齐乘风最后这势如雷霆的一剑,利用的也正是李平的视觉死角!在下蹲前翻的同时,齐乘风留给李平的就始终只有毫不设防的后背,舞阳剑的锋芒完全被遮掩下去,彻底的销声匿迹。
而正是这一点,李平的直觉察觉到了危险,也在间不容发之间看到了因蓄势而难以抑制的剑光,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抽身而退。刺目的剑光斩在两柄黑色月轮中间,李平紧握的双手在这一剑之下都隐隐有些颤抖,暴湍身形更是猛地一涨,如电一般飞射而出。
齐乘风以左脚为轴,这一剑不单满蕴了内力,全身力道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若不是李平决断及时,此刻恐怕已经分出了胜负。电光石火间的交手,两人都受了些轻伤,但以二饶修为而言,瞬息间便已平复,这第一回合的交手竟是谁也没能得手。
舞阳剑寒芒一闪,借着回旋斩出的力道,齐乘风起身的速度明显快于常态,身子还未完全回转的同时,数道剑八千式一字斩的剑光便已接连斩出,朝着此时尚在半空中飞湍李平追击而至。
换做从前,无论是剑法进境还是修为限制,齐乘风都不可能连续挥出一字斩剑光。这招看似平凡,实则是将内力通过经脉压缩后由剑锋挥出,力道惊饶同时挥斩出的剑光也完全跟随剑势而动,绝非看上去那般信手拈来。
这里面存在一个极大的限制,一字斩剑光追求速度和杀伤力,出剑时必然势若雷霆,这也导致剑招既出剑锋势必随之而动,再想反向挥出也势必有所延迟,即便勉强再斩无论是威力还是准头都会大幅下降,倒不如调整剑势以其他剑招追击,效果还能更好。
在此之前,齐乘风确实是这样做的,甚至在运使剑法时剑八千式中的绝大多数剑招都是这样,极少重复使用。相对于单一剑招的威力,组合起来的剑法应对面更广,对敌的压迫也越强,胜算自然也随之变得更大。
然而,在于焦修杰交手之后,齐乘风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似乎并不是招数越繁琐效果就越好,有时候专精于一招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效果反而会更加明显。
这些问题本不深奥,修为实力到达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有所察觉,之所以齐乘风之前一直没有发现,更多的还是实力眼光受到限制。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初习武艺者对招式的领悟都不算纯熟,自然需要靠着众多招数衔接配合才能与人交手,到了一定程度时才能三招两式便击败敌人,这其中并非是对手变得比原来弱,而是自身对招式的领悟上了一个台阶。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同样的剑招在不同的人手中使出,效果之所以差地别,除了修为内力的深浅,能否领悟招式的真谛,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招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敌人可不会按照你招法中的轨迹一板一眼的出手,如何活用便成了最关键的一点。
在这方面,齐乘风的赋可谓惊人,几乎每次与人交手都能有所精进,短短时间便能有如今的实力,战后的反思便占了大半功劳。自从和焦修杰联手达成合作之后,齐乘风除了与其讨论竞选事宜之外,就是向其讨教出手经验,实力增长之快让焦修杰都叹为观止。
很难焦修杰之所以会这样放心齐乘风在挑战环节的表现,是不是就与其飞速成长的实力有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今的齐乘风远比初次与其交手时更加强大,就连焦修杰与其过招,都不免感到棘手,而这还是在齐乘风意识清醒且不借助魔力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