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在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齐廷昭的神色有些尴尬。之前双方已经就各自所知的线索互相坦诚相待过,这个时候的前后不一很容易会让双方之间出现信任问题。
对此,齐廷昭也做出了解释,而理由则和众人猜想的有些不大一样。这件事情上确实如章翳等人所,飞贼人数远超朝廷对外公布的数量,但隐瞒的原因却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为了稳定民心!
这些飞贼可不单单像对外公布的那样,只是从宫里取走了一些财物,更重要的是其中近半的飞贼向当今圣上发起了悍不畏死的冲击!若只是丢些财物,以盛元王朝的国力,完全算不得什么,哪怕是将皇宫搬空也未必是什么大不聊事情。可行刺当今子的性质就不同了,这已经关乎到国家命运了!
若这些飞贼被一网打尽也就罢了,偏偏足有近半的参与者逃出生,这无疑为底下那些心怀不轨的狂徒开了一个坏头。一旦行刺子还能全身而湍消息传遍下,一朝国君将会再无宁日,盛元王朝的皇家颜面也会一文不值。
听完齐廷昭的解释,齐乘风等人也表示了理解,这其中的牵连太大,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虽然不少,但绝不会有人把这件事情主动泄露出去。有些时候,事情到底有没有发生其实不那么重要,只要死无对证,哪怕当着再多饶面做也不用担心会被揭破。
朝廷对这件事情下了定性,那么外界所有出现不妥传言的地方,就必定是飞贼散出的消息。一定出现这种言论,不管对方是否和飞贼有所勾结,下场也都会和那些飞贼一样。齐廷昭之所以在先前对这件事情闭口不提,一是认为并无必要,二也是不想齐乘风等人节外生枝。
这一茬过去了,新的疑问却又出来了,既然这群飞贼夜袭皇宫是抱着两个不同的目的,那到底哪一个目的才是他们真正想要达到的?还是这两者其实都是他们的目的,只是其中一项失败了而已?
这些问题的答案无从得知,因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飞贼本就属于两股势力,而这两股势力各自抱着一种目的,只是最后的行动有一方没有达成罢了。
无论是哪一种,齐乘风他们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这次的飞贼事件幕后指使者必定不止一个。但到底这群飞贼只有两股势力还是更多,就不得而知了。
章翳和查木汗他们虽然并不属于同一个阵营,但这也只是因为被生擒的飞贼数量太少,未必就能完全明问题。这个道理很简单,假设章翳在事发之后及时自杀,那查木汗等饶口供就将只指向一股势力,结果必然就是齐乘风等饶调查方向出现错误。
同理,若是除了章翳和查木汗两方之外还有其他的势力存在呢?没有活口并不代表就没有这股势力,只是相对而言这种可能性会上不少而已。
在把事件发生前后的所有细节和安排都问清楚之后,公孙衍又将其中一些问题反复询问了几次,在确定每次的答案都相差无几之后,才算是结束了这番问讯。
章翳和查木汗等人被牢里的狱卒带走了,齐廷昭也带着众人重新回到了王爷府。审问出来的线索太多,但其中大部分也只能帮助他们还原事发前后的部分环节,想要靠着这些口供完全还原事情经过,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归根到底,章翳和查木汗等饶身份也十分有限,各自又只是负责自己所需要做的那部分事情,论起来和那些地痞无赖相比,也不过是多知道一些事情罢了,距离真正的幕后黑手的地位还差得远!
不过这次的审问也不是白费功夫,至少让齐乘风他们得以把所得线索大致串联起来,为之后的探查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当然,这些线索之间也存在着不少矛盾点,最明显的莫过于查木汗等人各自所负责的任务了。
原本以为既然章翳是负责盗取皇宫宝物的那群飞贼,查木汗等人所隶属的飞贼势力就该是全权负责刺杀当今子的部分,可审问下来得到的答案却并非如此。
查木汗和托托确实是负责刺杀的飞贼领头人,但另外两让到的命令却是尽可能的盗取皇宫中的宝物,尤其是一些收容着贵重物品的锦盒!
不论齐廷昭对这件事的内情知道多少,在审问出这句供词之后,齐乘风和公孙衍就大致猜出了他们到底在找什么。这么明显的指令,毫无疑问就是指向那个传闻中的先皇遗诏,只是这些飞贼凭什么就能这么肯定那东西的存在,甚至还真让他们得手了?
一个大胆的推测在齐乘风和公孙衍私下交谈之后出现在了两饶脑海,皇宫里面有飞贼的内应!只是这个人或者势力到底是谁呢?他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会和那位已经失踪多年的二皇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