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常飞往各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在苏婵儿的记忆里,她的除夕夜是和家里的保姆守在电视机旁边跟父母团圆。
后来她渐渐长大,也重复着那啥那啥爸爸妈妈的老路。矫情的说,他们的除夕夜是跟全国人民一起过年,其实也只是为了名利而已。
对于年这个词,苏婵儿的印象很淡,别人期盼温馨的节日,只是他们搏名搏利的平台,时间久了,就没多少意义。
以前不觉得,如今想起,却让人无端怀念。说到过年,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贴春联这一习俗,苏婵儿曾非常喜欢一道春联,是大诗人郭沫若写的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此时此刻,苏婵儿只有一句白发朱颜等上寿,丰衣足食享高龄默默送给远方的亲人了。
“小二娘来了?”苏婵儿主仆两跨进正院,就见莫新知莫涵丝兄妹欢快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撒野,身后跟着莫涵丝的小白。莫娘子蹲在旁边仔细的检查今天所需要的祭品是否妥当,抬头看到像个福娃娃般的苏婵儿,笑眯了眼。
“儿贺那啥春来眼际,喜上眉梢!”苏婵儿松开千蕊的手,小心避开院中乱跑的两人,跑到莫娘子跟前双手一礼拜倒下去,嫩声嫩气的童音说着贺词,倒挺有模有样的,喜得莫娘子笑意更甚。
“好好好,我们小二娘也新春快乐,越长越漂亮!”
莫娘子爱怜的搂了搂苏婵儿,看向喜悦欢腾的莫新知莫涵丝,高声喊道:“大郎大娘,快歇歇,我们要用早食了!”
远处揪着兄长的衣袖仰着头不知在说什么的莫涵丝听到那啥的叫唤,松开手往这边跑来。
“阿娘!”莫涵丝欢快的扑进莫娘子怀里,却被一只大手挡住了。
“大娘,你没看到妹妹在这里吗?要是你撞坏了她怎么办?”莫娘子看着莽莽撞撞的女儿,笑着道。
莫涵丝噘噘嘴,不悦望了眼被阿娘搂在怀里的小娘子,绑着两个花苞头的小脑袋爱娇的拱拱莫娘子的手,娇娇的说声对不起,人却往莫娘子怀里专。
苏婵儿借此机会退出莫娘子散着幽幽檀香味的怀抱,笑着喊了声阿姊。
莫娘子最近信佛,在府里开辟了个小佛堂,供奉着观音大士像。她无奈的揉了揉娇女儿的头,对于小女孩吃醋的小脾气爱得不行。
“妹妹!阿兄牵着你。”后赶来的莫新知牵起苏婵儿小小的手,笑眯眯的望着她道。
苏婵儿望着小郎君冒着细汗的鼻尖,有些稀罕。莫新知在莫大人的教育影响下,一直秉着坐卧相宜的君子之风,很少有这样嬉戏玩闹的时候。
“难得放松,父亲阿娘说了今天可以随意玩闹,让妹妹见笑了。”小郎君望着小娘子不好意思的笑笑,一把抱起苏婵儿。
苏婵儿没有说话,掏出怀里千蕊给她绣的绣帕仔细的给他擦拭额头的汗水。
苏婵儿还是很喜欢这位兄长的,莫新知不像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该有的调皮捣蛋,是个小小君子,对人温和有礼,特别是对她这个半路得来的妹妹也没排斥的情绪,反而对她很好。
“谢谢妹妹!”莫新知笑眯眼睛。苏婵儿也弯眸笑了,小短手抱着兄长的脖子。